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七十一章 驚聞黑闥遣將追

第七十一章 驚聞黑闥遣將追[第2頁/共4頁]

喜好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端請大師保藏: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端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魏征、趙君德等皆在堂中。

初見到魏征時,李善道重他,是因宿世對他的所知。

魏征冇去過黎陽倉,隻傳聞過黎陽倉的糧有上千萬石。

李良滿不在乎地說道:“阿耶便作不知,隻當是被盜賊害了,不就行了?”

如他所說,元寶藏是魏征的故主,士人是講究節操、義氣的,若把元寶藏殺了,魏征能夠就不好收用了。——你把人家的故主殺了,人家再為你效力,這如何想,都不太輕易實現。

以是未殺元寶藏,還是送他走了,李善道為的恰是魏征。

卻不料,他是把元寶藏放走了,劉黑闥不肯放元寶藏去見李密!

黎陽倉在手,糧不缺。糧不缺,兵就也不缺。兵不缺,虎將懦夫也就不缺。

放走元寶藏,送他去李密處,或會有後患,李善道焉會不知?

李良說道:“魏先生和趙將軍已經出府了。阿耶是又有事麼?俺再把他倆請返來?”

李良不解,問道:“阿耶,如何了?”

武陽郡府庫存的糧食,他是親眼有見過的,固然遠不能與黎陽倉的儲糧比,可亦有十餘萬石,依後代計重單位,一千多萬斤,一郡之儲,李善道眼皮都不眨一下,便允了本身的建議,端得是可謂豪放!不由想起了李善道請他“賜正”的那首詩,魏征再看李善道,觀感再有所變。

李善道而下最缺的是甚麼?

魏征想了下,問道:“將軍,昨日將軍言道,館陶既降,當一視同仁,也放糧賑民,敢問將軍,籌算何時運糧到館陶,施助饑民?”

前天,即得下貴鄉縣的翌日,以郡府的名義,給元城等縣下了一道令,命向劉黑闥、高曦投降;郡中其他諸縣,也都去了令,亦是令投降,叫諸縣的縣令長,都來郡府拜見李善道。

傳聞的是一回事,親目睹的,則是另一回事。

——絕非如宿世所知,魏征僅一個敢諫之臣,李善道現已發明,他的才氣還包含了彆的很多!

現在,劉黑闥卻派劉十善去殺元寶藏了!

這幾天打仗下來,不管是他措置縣事、郡務,又或者是就一些時勢谘詢他的定見,魏征都是井井有條、常有灼見,對他的才氣,李善道現已有切身材味,現在重他,重的全然是其能矣。

“將軍先已賑貴鄉之民,今又賑館陶之民,將軍之仁人愛民,鄙郡士民必皆信矣。仆在元城有熟悉的士子數人,給元城縣令的郡令以外,仆可再與此數士各去書一道,以備述將軍的愛民之仁。如此雙管齊下,元城之降,料當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