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房彥藻將兵東略[第3頁/共4頁]
“賢兄且請寬解,我敢向賢兄打包票,郭長史不但必定不會遲誤咱打下黎陽倉,並且郭長史很有智謀,其所統千人,又悉大郎帳下精銳,有他互助,你我兄弟打黎陽倉還必然會更輕易。”
劉黑闥說道:“這就好!這就好!”
不過,徐世績在領了軍令後,因為“大魏”的“基業”方纔草創,各種的事件龐大,更首要的是,必要防備洛陽和江都方麵必然會來的討伐,他身為六衛之一的主將,眼下走不開,無瑕親領兵出攻黎陽倉,是以,攻打黎陽倉的詳細任務,終究還是落在了李善道的頭上。
有的人,天生就有軍事上的天稟。
李密稱公後,總計置了六個衛,包含了瓦崗舊部和他的部下,——這六個衛,便是他帳下現有的瓦崗義兵的主力軍隊,至於郝孝德、孟讓等這些義兵部,他將之編為了“百營”,作為彆部統領,六個衛彆離是擺佈衛、擺佈武衛、擺佈武侯衛,每個衛一個大將軍,兩個將軍,計是六個大將軍、十二個將軍,也就是說,有資格擔負方麵之任的,亦即這六個大將軍了。
徐世績撥給李善道了千人部曲,由其右武候大將軍府的長史郭孝恪與其右武候大將軍府的錄事參軍劉胡兒統帶,作為李善道攻興洛倉的幫手。
中軍,“右武候將軍”的將旗下。
李善道笑道:“聽兄自言,說兄少小時,不置財產,唯好輕俠,這位郭長史少小時亦如是也。”
劉黑闥再又往東邊眺看了眼,說道:“賢弟,俺想起了房左長史前幾天奉魏公令,將兵東略此事。”
若非是剛即魏公之位,確乎現是需求皋牢翟讓、徐世績等的時候,徐世績的此個要求,李密又不傻,鐵定不會同意!卻迫於情勢,是以雖明知徐世績之此請後邊,所隱含著的徐世績、翟讓等的本意,內心中再是不甘心,到末端,李密畢竟還是允可了徐世績的此請。
但也恰是因為“內心中的不甘心”,以是令徐世績攻黎陽倉的號令,才拖了多數個月才下!
——不錯,攻黎陽倉的號令,是直接下給了徐世績。
所謂“師出馳名”,打黎陽倉,總得有個來由。
他不識甚麼字,更冇讀過甚麼兵法,但通過跟著郝孝德打了這麼些仗的實際後,對一支軍隊,在甚麼環境下才氣打敗仗,如何才氣打敗仗,他已是自有瞭解。
這個藉口,很較著,一看就是藉口。
而劉黑闥本人,現冇有在他的部中,就在李善道的身邊。
“是麼?”劉黑闥半信半疑。
他暫止下話頭,與李善道並騎前行,一手攬著韁繩,一手撫摩著髯毛,朝前邊望會兒,往東邊看會兒,顯是固然放下了對郭孝恪的擔憂,可不知腦筋裡又想起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