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四章 汗似漿出讀漢檄

第四章 汗似漿出讀漢檄[第2頁/共5頁]

檄文的後邊,對李密的“不義”做了個總結。

他文采橫溢,是寫檄文的妙手,李善道的這道檄文,他確是冇看在眼裡。

兵不厭詐,是冇弊端;危時保命,也不是錯,但李密的此策,說到底是“利用部曲”的戰略;西進關中是他的建議,楊玄感兵敗臨難之際,他本身逃脫,說到底也可稱“不忠”。

“鼠竄逃亡,稍得苟全,已屬萬幸,而不候時變,複以匹夫戴罪之身,結戔戔一輕俠以再謀異,不慮本身之危,致丘君明、王季才之死。其之不識尺蠖之屈,誌大才疏,由此知矣。況既已再謀,棄妻親以自逃。冤哉!丘、王義士屈死;惜哉!王女何辜?快哉!喪家之犬複遁!”

但在看到檄文的開端之語後,曉得了李善道最起碼現在冇有渡河來攻他的打算,自從聞報河內冇能打下來、李善道又已回到河內以後,一向提著的心,李密算是能放下點了。

祖君彥的安撫,並不能使李密的表情現就竄改。

放下檄文,他喝了口蔘湯,穩穩心神。

不但照實複原了李密做了王季才半子、丘君明和王季纔等因他而死的過程,當然少不了的,在描述的過程中,對李密“不顧翁婦、妹夫,自逃而走”的行動加以了充足的美化。

實事求是地說,李密獻給楊玄感的這個戰略,“佯言”也好、“詐眾”也好,不能說有弊端;他趁亂逃脫,也不能就說是他“不忠”,可凡事就怕細究、比較。

前邊,重點描述了李密逃亡江湖時的落魄之狀。

這些也還算了,關頭的是,還給了一句評價。

總結過後,檄文的開端寫道:“善道本布衣,田足以食,居足以安,以是慨然從翟公舉義者,蓋討暴隋,解民苦之故也。亡隋,以安萬民,此翟公素願。今公慘遭奸密殛斃,壯誌尚且未酬。顧及公之遺誌,洛陽破前,善道兵不渡河;候爾賊破洛陽,與爾賊決存亡,以報翟公恩!”

國難思良臣,柴孝和的身影閃現李密麵前。

又在梁郡,李密熟諳了一個叫王季才的豪俠,兩人相見恨晚,丘君明是縣令,邊上的耳目太多,遂李密乾脆就搬到王季才家去住了。王季才還把女兒嫁給了他。成果,事為丘君明之子丘懷義知。丘懷義告密了李密。於是導致丘君明、王季纔等俱死,李密倒是再度逃之夭夭。

評價李密不識時務,不講義氣,不講親情,為一己之私,害死珍惜他、藏匿他的丘君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