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五十二章 夤夜複議留共守

第五十二章 夤夜複議留共守[第2頁/共4頁]

“長史,倉,打下來了,捷報也已遣快馬,呈報魏公、司徒公了,唯此距洛口不遠,亦數百裡,魏公的旨料想還得幾天賦氣下到。卻敢問長史,這幾天,長史覺得,我等該做些甚麼好?”

郭孝恪點了點頭,說道:“好!將軍此決定甚妥。”深思了下,又道,“黎陽縣城近鄰黎陽倉城,要想穩住倉城,就須先穩住縣城。侯君的建議,亦不無事理。隻是明天在寫呈與魏公的捷報時,俺一時未慮到此點。如許吧,將軍,俺再與魏公上書一道,將侯君此議稟上,何如?”

——這是打趣話了,固然此次打黎陽倉,李善道是主將,可要論在徐世績“右武候”這一衛中的職位,郭孝恪作為“衛部”中的諸屬吏之首,徐世績最首要的佐翼屬官,比李善道實是權位要重的;又若論在李密處的得用和得信,李善道更是不能與郭孝恪比擬。

擒獲到的黎陽倉城、黎陽縣城的一乾隋官、隋將,情願投降義兵的,便留下用之;不肯降的,也不殺,儘數放之,並答應他們帶上本身的家眷、財賄,或回籍、或奔洛陽,任由他們自去。

酒菜備好,諸將絡繹來到。

一則,是他曉得離李密殺翟讓的時候,已經不遠了,他想在此之前,分開興洛倉,以分開這個旋渦,使本身能最大限度地不受連累;二則,當然為的就是黎陽倉的儲糧。

“俺思來想後,將軍,要想留守此倉,非從兩人動手不成。”

到了營中帳內,用冷水洗了把臉,酒意頓散,李善道揉著額頭坐下,——酒意是散了,這兩天累壞了,睏乏是有,他撐著精力頭,號召高曦、侯友懷、張懷吉、李良等人也坐。

其次,就是在瓦崗本係中,李善道現也隻是“二流”頭領,固然在“二流”中他已是頂尖,但究竟比不得單雄信、徐世績、王儒信、黃君漢、翟寬、翟摩侯等。

隻說是夜,酒宴散了,郭孝恪等人拜彆,李善道也離了堂上,回到倉城外的本營。

和洛口倉一樣,黎陽倉采取的儲糧體例也是用的“地下儲糧”這類體例,——在地上建庫房儲糧,本來汗青中,已是到宋時才呈現的儲糧體例,當下的儲糧,采取的俱是在地下挖倉窖以儲糧的體例。全部黎陽倉城內的倉窖,多達上百。倉窖的大小有所辨彆,最大的倉窖,深達兩三丈,直徑四五丈。統統倉均是口大底小。每個倉的儲糧數,多在數十萬石。

和郭孝恪等相較,李善道有宿世的見聞,稱得上“見多識廣”,是見過大場麵的,可於此際,他亦是難以按捺心中的歡樂,摸著短髭,笑道:“剛巡查倉窖時,長史說,這麼多的儲糧,倉城卻被我部半日而克,所克之速,實在出乎了他的料想。長史,也出乎了我的料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