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河東雄城斟疑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河東雄城斟疑慮[第1頁/共7頁]

此城,本蒲阪縣城,開皇十六年,蒲阪縣移治城東,在蒲阪縣城的故城,置河東縣。又在大業三年,廢蒲阪縣,併入河東。論縣之建置,河東縣是個新縣,然若論城之長遠,則可追溯到上古之時,舜曾以蒲阪為都。曆經數千年滄桑,變更的是人間蒼狗,穩定的是大河濤濤。

也恰是因他和李淵的乾係非常好的原因,李世民之前運營起事時,如前文所述,也還服從劉文靜的建議,專門通過一個叫高斌廉的人,以打賭為手腕,送給裴寂了錢數百萬,請他代為壓服李淵。就李淵起兵此事,裴寂起到了很大的鞭策感化。

縣尉等人愣了半晌,無人提出貳言。

“唐公,事若順利,孰不肯之?人無遠憂,必有近慮,此鄉閭之愚婦尚且知也,況乎於公?今公舉義兵,乾大事,豈可不慎之又慎,怎能草率冒進?河東為我退路所繫,若不先取,即便長安到手,亦難保悠長。且李密、劉武周虎視眈眈,稍有不慎,便全域性皆輸。公宜沉思!”

新鄉令又是悲觀絕望,又是怒不成遏,痛斥說道:“如君等者,也是朝廷命官,食君之祿,食民之膏,平時出入,前呼後擁,高居人上,一旦有事,卻個個畏縮脆弱,隻字無有!仆,怎會與爾輩同僚!罷了,爾等既不言語,俺就作主了!賊將尚知愛民,俺為本縣長吏,豈無愛民之心?開城門,迎義兵!但願此舉能保全城百姓,免受烽火苛虐。”

諸營當中,秦敬嗣、高曦兩營的軍紀最好,李善道接報後,調了秦敬嗣營的一部兵馬入城接防。在城外駐地,縣尉等膝行晉見李善道。從他們口中,聽知了新鄉令在命令開城門前後的那些話,李善道立即派人去追,追出十餘裡,追上了他。李善道親驅逐之,握住其手,禮遇甚隆,扳談的態度,誠心而又親熱,如多年故交之見,遂得其轉念願附,暫以參軍任之。

李淵起家,攙住裴寂的胳膊,親把他按在席上坐下,回到主位,自也重新坐下,撫須說道:“裴監,你之所慮,亦我之所慮。可二郎、薛大鼎、任瑰等所進言,我細思之,亦不無事理。”

李善道如果能在短日內將河內攻得,李密會不會令他西取河東,以阻斷本身與太原的聯絡,又或是直接令他打擊太原?這纔是究竟可不成以暫舍河東,西渡黃河,直撲長安的須當所慮!

士民如潮流般湧出。

縣尉等冇人與他對視,或彷徨四顧,或低頭不語。

一吏倉猝追上新鄉令,問道:“明府那邊去?”

“誒,不成!”李善道擺了擺手,說道,“我已承諾縣表裡的士民,本日不攻城,放縣中士民出城,豈可出爾反爾?不取信義。”考慮了下,令薛萬均、薛萬徹兄弟,“三郎、四郎,勞你倆引騎一隊,赴新鄉城外,一則再招降城內;二則令城中適應民氣,翻開城門,放士民出城,並向城中再代我作諾,明天之前,我是毫不會派兵攻城,叫新鄉令儘管放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