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一百九十章 勢眾威壯候援軍

第一百九十章 勢眾威壯候援軍[第2頁/共4頁]

新鄉令、縣尉等數人,彷徨瞭望。

李善道點點頭,環顧眾將,說道:“我以數萬之眾,眾誌成城,新鄉其城雖有天時,若不降者,亦破之隻在朝夕!徹夜兵馬度過來後,先作休整,明日便先招降,若不降,儘力攻城!”

“道長所言甚是。新鄉如能招降得之,自是最好。”關於新鄉縣城如何得取,李善道已有定計,不過乎還是打清河縣城以來,已經總結出來的“先攻心,其若不降,再攻之”的老體例。

順利地到了南岸,李善道望向東南數裡外的新鄉縣城,指著下午馳威城外,現則已經上馬,大搖大擺地坐在城壕外,箭矢不及之處的那幾個馬隊,問道:“是不是萬均兄弟?”

新鄉令說道:“幸虧我城南、北悉臨水,賊攻之不易。已向獲嘉、修武、武陟等縣,另有郡治河內求援,現於下,我等隻要死守待援!諸縣和郡中援兵如能儘早抵至,城另有守住之望。”

此縣是開皇六年,楊堅劃汲縣、獲嘉兩縣之地而所設之縣。其建縣的汗青,到今才三十一二年。——獲嘉縣位處在設立後的新鄉縣的西邊。獲嘉這個縣,縣之得建是在西漢武帝時,當時有個叫呂嘉的人,是南越國的丞相,殺掉了主張歸漢的南越王趙興,從而激發了漢平南越之戰,漢武帝巡查海內,至新中鄉時,獲得了斬獲呂嘉首級的動靜,便將新中鄉升格,置為了獲嘉縣。新鄉之得名,也與新中鄉有關,便恰是取的此鄉之首尾二字,作為的縣名。

新鄉令哪有甚麼對策?

秦敬嗣應道:“是啊,郎君。若非萬均、萬徹兄弟身具萬夫不當之勇,竟是僅僅以十餘騎,便奪下了關門,且前後斬殺了臨清關的守將、副將,臨清關一戰,決然難以如此順利。”

……

軍報中,提了句李君羨的表示,他很主動,不但此從劉黑闥攻武安郡,把他帶來魏郡的部曲全都帶上了,並且劉黑闥一給他說,想要請他去招降武安縣,他半點不擔擱,當天就出發了。

李善道解下披風,親手遞給薛萬均,又令蘇定方另取披風一領,給了薛萬徹,笑道:“正與三郎提及,臨清關之拔,賢兄弟居功至偉。已將入夜,雨下頗涼,卻需重視保暖。快把你倆甲上的雨水擦擦,將披風披上。接下來新鄉如是不降,還要依仗賢兄弟之力,破此城也。”

又其城處在兩水之間,天時也確是在城中。

細雨和冷風中,世人的視野再度投向了城西十來裡外,李善道部曲駐紮之處。

從臨清關到新鄉縣城,三四十裡遠近。

看罷秦敬嗣的捷報、劉黑闥的軍報,李善道表情不錯,笑與郭孝恪、張懷吉等說道:“源大師之計,得以成矣。薛家兄弟以十餘騎而奪下關門,臨清關已被秦三郎奪下。我賢兄率部到了邯鄲,也已開端攻城。李君羨前去武安招降。李君羨家在武安很馳名譽,我軍又才得魏郡,武安郡兵主力儘被我軍毀滅,趁我軍之此勝威,這武安縣城,倒是有能夠不戰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