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聞淵扣關鄉情起[第1頁/共4頁]
倒是李淵打著尊立品在長安的代王為帝的燈號,任命了其四子李元吉為太原太守,留守晉陽宮,後事悉委之,他本身則親帥甲士三萬,誓眾過後,已分開晉陽,傳檄郡縣,向長安挺進!
“司馬?你如何過來了?”
一如兩人之料。
這時亦然如此,他接住檄令,冇多說甚麼,隻在瞥見封泥無缺後,還是是像此前對待於誌寧普通不異,以禮敬、不失親熱的語氣,隨口笑與他說了句:“今後再有檄令、軍報,我不在時,司馬但可先翻開一閱,以免如有急事被擔擱。”翻開檄令,看不幾行,麵現沉吟。
卻一世人騎馬纔到漳南城東,正要張望之時,兩三騎從築營的方向,奔馳而來。
一件需求魏征、秦敬嗣來辦,就是俘虜這件事了。四五千俘虜,不經整編,冇法用,李善道、劉黑闥這下清河,是要去兵戈的,這麼多的俘虜冇法跟著,不像重傷員,人數太多,也不好留在樂壽,以是就需先送到武陽郡安設,即便是令魏征、秦敬嗣也去堂邑,“籌辦領受俘虜”。
這也是為何早前就打清河此事,李善道本來的打算是與竇建德聯兵。
劉黑闥問道:“那是何事?”
李善道選下築營地點,令各部築營,然後與劉黑闥、李文相稱將,往視漳南城防。
“賢兄現在好開口了麼?”
兩件與郭孝恪有關,一個是,高季輔已給他在衛縣為衛縣令的兄長去了封信,讓他的兄長不消再等著投降李密,現便能夠向李善道獻城投降了,是所謂“受衛縣之降”;一個是楊善會能戰的名聲,李善道、劉黑闥也知,為包管更大的勝算,兩人顛末計議,決定采納兩路夾攻的戰術,一起便是他們這一起,是主力,另一起,籌算從武陽郡最北邊的堂邑出兵,作為偏師,因這就需郭孝恪調部分現在黎陽的駐兵,北上到堂邑調集待戰,是所謂“調兵北至堂邑”。
首要就是李善道說的這些。
隻說接連幾天,李善道、竇建德兩部兵馬休整,竇建德日日設席,與李善道等道賀歡飲。
要提及來,李善道、劉黑闥欲打清河,彷彿是冇有需求與竇建德說,實在不然。
“數日休整,你我部曲皆已精滿銳足;所得甲械之緝獲,也悉已分與諸部各營;所得戰馬,你我也已抽夠了能騎之士;而下獨一需安排的,是傷員,我檢點過了,撤除重傷可隨軍者,重傷員,各營合計,共二百一十四人,這部分重傷員,可先安設在樂壽;又,並已傳檄郭長史,請他一麵受衛縣之降,一麵調兵北至堂邑,且也已令下玄成、敬嗣,令他們亦到堂邑,籌辦領受俘虜,賢兄,萬事俱備,於下是隻等兄出現思鄉之情,你我便可揮師南下清河!”
——話到此處,無妨再多說一句,劉黑闥的確是昔年在鄉中時,每當賭輸以後,很多受竇建德的佈施,佈施之恩,他是要報,故打薛世雄時,他以李善道軍中“亞將”的身份,主動願為前鋒,領突擊隊去打轅門,可清河郡這麼大的一個好處,能得意時,他當然亦是甘願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