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不喜歡大唐的綿綿[第2頁/共3頁]
(注:全部記錄除伶仃標註的,都出自《舊唐書》或《新唐書》,就不一一標註了)
【前麵的朝代更噁心,不竭地改史,淡化平陽昭公主的存在,把平陽昭公主的高光時候刪掉,還把她的很多功績歸於李世民……我們二鳳本身有的是功績,不奇怪你們亂改的好嘛!乃至另有人罵李淵,說要不是李淵開了一個壞頭,鼓勵女子涉軍,後代就不會有武則天如許的女子亂政。真是讓人不曉得罵他們甚麼纔好!李淵就乾了這麼一件功德還被你們瞎批!】
他明日就召人給阿姐寫傳記,詳詳細細,重新到尾的寫,讓後代史官改無可改!
傻寶,你可知,阿姐她向來冇有爭過。
綿綿的心聲續道:
阿誰時候,她與麾下人馬並肩做戰數次,統統人都對她忠心耿耿,她若想爭,不管是李淵還是任何人,都不成能這麼等閒的撥走她的人馬。
李世民悄悄地聽著。
【“六年,薨。及將葬,詔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太常奏議,以禮,婦人無鼓吹。高祖曰:“鼓吹,軍樂也。 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勳。周之文母,列於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遂特加上,以旌殊績;仍令所司按諡法“明德有功曰昭”,諡公主為昭。 ”】
【可就是一個如此光輝、如此傳奇的女子,在史乘中,卻幾近是隱形的!】
殿中長久的溫馨,大師還沉浸在綿綿的故事中,可這一次,綿綿重新到尾,嘴巴冇有說話,以是大師也不好接話。
【但不管如何,平陽昭公主,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如灼灼驕陽,是大唐不成或缺的一抹瑰麗色采,不管那些拿筆桿子的史官如何跳腳如何酸雞如何春秋筆法,都冇法抹去她的光彩,她的功勞!】
【歸根到底,日子承平了,閒出屁的士人們又開端計算男女了,感覺平陽昭公主以女子之身領兵不當?感覺婦德有失就算有武才也不值一提!!真噁心!氣死綿綿啦!】
但他給阿姐做的,確切是太少了。
最後,長孫皇後輕咳了一聲,道:“二郎,你還冇說柴小娘如何了?她為何會在寺院那兒?”
她是那種,需求我時,我當仁不讓,儘我所能……但不需求時,我便安然退一步,看著父兄弟弟夫君開疆拓土,也並不會感覺不甘不忿的人。
李世民無法一笑。
【李淵總算說了一句公道話:說鼓吹就是軍樂,之前平陽公主老是親臨疆場,身先士卒,擂鼓鳴金,參謀軍務,非平常婦人能比,從古到今何嘗有過如許的女子?以軍禮來葬公主,又有甚麼不成以的?】
【大唐建國以後,她被封為平陽公主。“都城平,封為平陽公主,以獨占軍功,每犒賞異於他主。”可再以後幾年,就像一個隱形人,毫無記錄,然後就是武德六年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