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第1頁/共5頁]
馬頭明王——即印度神話中的毗濕奴。此明王頭戴白馬頭,頭髮如吼怒之獅。能除統統眾生之災厄,鎮統統眾生可駭,消弭統統眾生危難。
無能勝明王——無能勝意既無不成破。相傳是釋迦牟尼化身。有非常安閒之神力,能降服眾生煩惱魔障,閃現氣憤之形以對治惡魔。四臂四周,每麵各有三目,青蛇環抱,發如火天,梵文為‘提婆’。乃有情眾生因所行之業而獲得的殊勝果報之一,又稱為‘天人’或‘天眾’。是凡人所能**獲得的最善,最歡愉的境地。隻要**十善業道者才氣投生為天。但仍未能離開循環,一旦前業享儘,則再墮塵凡。除此以外,天又指有情眾生的儲存環境。佛教中把天下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欲界包含有四大天王天,韌利天和兜率天。色界則有大梵天、遍淨天、無想天、大安閒天。
孔雀明王——因身坐孔雀而得名。能息災除難,護持佛法,好處眾生。與普透明王呈忿怒形相分歧,此明王為慈悲的菩薩相。以此明王為本尊的修持法,是密宗最首要的修持法。
軍荼利明王——鎮守南邊的明王。軍荼利是梵文,意為‘甘露’。此明王能摧伏魔障,以大慈悲便利心閃現忿怒之形,令修行者得以速得成績。以此明王為本尊所**的秘法既稱為軍荼利明國法,能降魔息災,驅除蛇障熱惱。
皆
與願印:手天然向下,指端下垂,手掌向外。
表示集富庶與敬愛於一身的才氣。
使萬物均為平齊------三昧耶會
咒語:降三世明王心咒
金剛夜叉明王——彆名金剛儘,金剛啖食,配於北方。能啖食穢惡,消災除難,摧伏邪濁。三麵六臂,五眼怒張。手持金剛鈴,表示以般若之智警悟群迷。
帝釋天——梵文為釋迦提桓因陀羅,意為‘能天帝’。普通譯為帝釋天或帝釋。相傳天下中間有一座須彌山,山頂的善見城即為帝釋天統領諸天之居處。須彌山四周各有八天,加上中心帝釋天合稱三十三天。帝釋就是三十三天之主。因為帝釋並不竭七情六慾,以是曾為求美女而與阿修羅王大戰。最後媾和,修羅王送美女給帝釋,而帝釋以甘露回報。
不動明王印:雙手食、中二指伸出,右手握於左手手心。
前:續上指模,作禪定印。
陳:續上指模,雙手緊扣,右手在前。
我心即禪,萬化冥合------底子成身會
表示佛境,即超人的境地。
增加天王——梵文為‘毗流馱迦’。帶領鳩盤荼(雍形鬼)保護南邊閻浮提洲。因傳聞此天王能令彆人增加善根,故名。穿紫衣,顯忿怒相,持金剛杵。
施恐懼印:屈手上舉胸前,手指天然伸展,手心向外。
指模:內縛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