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第2頁/共5頁]
“殿下心中莫非一個看重的節帥都冇有?”楊複恭感覺有些奇特。
“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就寫過,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以是昌隆也。親小人,遠賢臣,而後漢之以是傾頹也。看來,殿下確切讀過很多書,對管理天下也有本身的設法。不過。叨教殿下。現在朝廷當中。誰謂賢臣,誰謂小人呢?”
戰後的長安城,放眼望去,儘是殘垣斷壁,滿目瘡痍!
李傑想了想,本想說鄭從讜、鄭畋、崔安潛、康承誨、辛讜等人,可一想,這些彷彿都是靠近李璟的武將節帥,當下又把話按下。細想起來,現在楊氏兄弟部下的諸藩鎮節帥當中,並冇有甚麼讓他能感覺信賴之人。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幾次無常的沙陀胡夷,反過大唐兩次,在河東挑起數次大戰,如許的人,用他看過秦藩的報紙上對李克用的考語,那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如許的人,底子不成信。忠武節度使朱全忠,秦藩的逃兵,黃巢的餘逆,如許的人豈能信賴?何況,本來不過是地主家一個餵豬的傢夥罷了,若不是因為戰亂,這類人,八輩子也不成能成為節度使。
“殿下的目光很好,二崔二鄭二於,都是當今文臣的榜樣。隻是,殿下當曉得,他們六人現在都牛事已高,並且,殿下當曉得,他們出身王謝,又常自誇名流,是以有些孤傲自賞,如果承平時節,重用他們,倒也算是有為之治。可現在局勢分歧啊,現在亂世,管理天下,可不能光憑一群墨客來管理天下。得需求一些更加年青,更加有膽魄的人來管理天下。”
楊複恭嘿嘿一笑,“管理天下,須用合適之人,老臣倒是有幾個合適的人選,杜讓能,開唐名相杜如晦七世孫,其父杜審權,前後在京任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也曾在外任河中節度使、鎮海節度使、忠武節度使等職,贈太師,襄陽郡公。讓能鹹通十四年進士登第,曆侍禦史、起居郎、禮部、兵部員外郎,並以本官判度支案,黃巢犯京師,又曾隨駕奔赴行在,拜禮部郎中、史館修撰。尋以本官知製誥,正拜中書舍人。麵賜金紫之服,充翰林學士。讓能詞才敏速,筆無編削,動中事機。累遷戶部侍郎、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學士承旨,進階銀青光祿大夫,封建平縣建國子,食邑五百戶,能臣乾吏。”
李傑所說的二崔二鄭二於,倒是指崔芸卿和崔安潛這二崔,鄭畋和鄭從讜這二鄭,另有於琮和於琄這二於。鄭從讜和鄭畋都擔負過朝中宰相。出身世家朱門,極有聲望,素有賢明。特彆是二人在剿除黃巢的戰役中,都立有不成消逝之功。二人雖為文臣,卻都能出將入相,度量實足,真正的賢臣,就算李傑在宮內,也經常聽聞這二鄭的名字。彆的,崔芸卿和於琄固然冇有在朝中任過官。可也都是從先帝時起就是處所大員了,在處所也非常有威名。並且也一樣是世家出身。特彆是這二人現在一向是李璟的左膀右臂,幫忙李璟管理秦藩,秦藩這些年如此強勢,足以申明這二人的功勞。至於崔安潛和於琮,一個也是能文能武,擔負過討賊都統,並且斬殺過王仙芝的了得人物,於琮更是他的姑父。且兩人也都在朝中任過職,崔安潛任過吏部尚書,於琮擔負過量年的宰相,尚書右仆射,這些都是他熟諳的人物。這段時候,聽到楊氏要立他為天子的動靜後,他就一向在想著他若即位,要用哪些人了。這二崔二鄭二於,就是他想過的最合適的同平章事,都是能文能武,出將入相的人物,最合適做新朝的相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