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誰得利誰嫌疑[第1頁/共4頁]
這是讓李璟不測的動靜,也是讓李璟表情刹時不好的動靜。
看著輿圖,李璟心中也不由的升起一股豪情。
崔芸卿調任到了遼西行省任總督,儲存同平章事的宰相榮銜,和太傅的榮銜,但不再是政事堂集會成員,也就即是不再是真正的宰相。尚書右仆射李振,則被調任中書省門下左侍郎之職,按新軌製,三省的六個主官都直接就是政事堂的參知政事,是宰相。是以,李振仍然是真宰相。不過從尚書省轉到門下省,他也從次相位置分開,軌製規定,輔弼由尚書省左仆射擔負,次相由尚書省右仆射擔負。
遵循誰最得利誰最懷疑的推論,董昌稱帝一事,得利最大的無疑就是錢鏐了,那麼錢鏐也是這件事情幕後最大的黑手極有能夠。
真龍元年,在李璟的授意下,監軍國事睦王李倚正式上書長安朝廷,提請幽州薊城正式升為大唐第六座都城,以京師為西京,改東都為東京,改北都為北京。鳳翔府號為西京,成都為南京,燕京為上京。中京京兆府,東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南京成都府、西京鳳翔府,並改幽州為順天府,共為六府六京。
政事堂十三名宰相,文華閣則有十三名內閣大學士。
尚書省的崔芸卿和李振這兩個擺佈仆射,李璟將他們調任到門下和中書二省,尚書省彆的官員也多調任二新設之省,然後又從處所各行省抽調官員以及部分燕京官員,構成新的尚書省。同時,內閣也完成換屆,原內閣學士們調任處所,新的內閣學士從各書院和學院抽調德高望重的學者擔負。就連參謀院和五軍都督府也與兵部一起,三衙對調。
如尚書省的擺佈仆射,這是輔弼和次相,李璟早就規定,五年一任,最多蟬聯兩年。屆滿以後,就得轉任他職。按李璟的軌製,今後各省的主官,如尚書省擺佈仆射,門下省門下襬布侍郎,中書省中書擺佈侍郎等必須有先在處所擔負總督的經曆,才氣當選。而少則一屆,多則兩屆以後,三省主官要麼退休,要麼就得按軌製對調中心他省。第二次中心三省任職,隻能任職一屆五年,屆海後,要麼加大學士、或者太傅等榮銜成為秦王參謀不再理詳細事件,或者再轉任處所行省擔負總督職務。
固然如許的軌製,會照成一些弊端,比如一些賢相能夠得受製於任期,任滿以後不得續任。但李璟以為,把官員的任期收縮,也還是利大於弊端的。把全部官製弄的活動起來,這會大大增加中心和君主的集權,製止呈現權相,或者各部衙職能降落的風險。一樣的,這也是加強君主權威,均衡秦藩官製設定中諸相權力很大的一種體例。
新印刷出來的天下輿圖上,紅色的秦藩地區,在傳統的邊境上就占了三分其一。而如果把秦藩新開辟的東北這片廣漠的國土算上,那麼秦藩實際節製的地區,乃至已經超越了大唐邊境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