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為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1頁/共3頁]
宥州西距鹽州一百八十裡,陣勢平坦,沿途都是一望無邊的草原。本來是吳移四部的草場,被經略軍馬隊突攻擊敗後,牛羊、人丁被擄掠,剩下的人四散逃脫,被其他小部落接收。曾經顯赫一時的鹽州黨項吳移四部,至此煙消雲散。
折嗣裕帶領的鐵騎軍已經進駐鹽州理所五原縣(今鹽池縣花馬池四周)。刺史蕭勉本來籌算讓他們在城外安營的,成果鐵騎軍已節製了白池縣(今鄂托克前旗南北大池四周),鹽州城外四座鹽池(烏池、白池,細項池、瓦窯池已停止開采)亦被他們節製,再加上橫山黨項數千人下山,在糾結了整整一天後,蕭勉終究還是命令開門,將鐵騎軍放了出去。
分兵幾路,對後代看慣了小說、電影的人來講非常忌諱,以為是昏招,典範就是明末的薩爾滸之戰。但為甚麼總有那麼多將帥喜好分兵呢?一是實際環境逼得你不得不分兵,二確切也有大利。
“陳判官此乃老成慎重之言。”邵立德讚道:“封隱!”
“大帥,朝廷若將朔方之地儘入定難軍,這名義有了,招降起來倒也便利。靈州衙軍本就苦無賦稅才造反,聽聞定難軍士糧餉充沛,再有大義名分,定紛繁來降。現在隻要一個招討使名義,卻有些不美了。”陳誠說道:“不如先收取周邊諸縣、各軍城,再兵圍靈州,先漲一漲我軍士氣,再圖其他。”
四月月朔,雄師持續出發。宥州方麵供應了萬餘牛羊作為補給,本地還征發了兩千多黨項部落牧民幫著轉運物質。運輸東西則是駱駝,夏、宥二州客歲緝獲了很多,現在算是派上用處了。
三月二十八日,邵立德在宥州城住了一晚。
“大帥,此計可行。”陳誠看了一眼關開閏,然後道:“巢眾入長安之前,朔方軍亦不過兩萬人。厥後,唐弘夫帶了萬人相稱中勤王,龍尾坡之戰折損了些,入長安之役大損精兵五千餘,餘眾崩潰了一些,剩下的跑回靈州。前陣子兵變,自相攻殺,李元禮敗亡,鹽州又降了大帥,今靈州兵已不滿萬,即便算上州兵,亦不過萬餘,定有力分守各縣。大帥將兵三萬不足,皆百戰雄師,分一軍而出,收取核心諸縣,定令叛軍膽怯。”
四月初六夜,邵立德進入了鹽州城。
“大帥,田令孜之輩貪得無厭。我們前後送了兩千匹馬了,另有很多錢帛牛羊,何必再管朝廷詔令,徑直取了靈州便是。六縣膏腴之地,數萬百姓,豈不都是大帥囊中之物,誰敢聒噪?”鐵騎軍使折嗣裕剛順利收取鹽州,心氣大漲,直接建言道。
定難軍已經做好了出兵的籌辦。
“分兵之策可行。”邵立德說道:“鐵騎軍可先匿藏行跡,不急著收取各縣。靈州堅城,某還是想著將賊軍誘出來,一戰定之。現在,就怕他們不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