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晚唐新氣象 - 第三百五十二章 蜀中茶業及鹽業改革(下)

第三百五十二章 蜀中茶業及鹽業改革(下)[第2頁/共4頁]

聽到這裡,王建恍然大悟,他嘀咕道:“這些混賬狗官的也太貪了吧,還讓不讓百姓們活啊,怪不得黃巢那些人要做反呢。”

當然李保所說的更大的市場毫不是他們想的吐蕃那麼小,現在的時節全部天下都對中國的茶葉和瓷器萬分渴求。當然現在的交通環境非常掉隊製約了貿易的大生長。

“天然能夠了,隻如果我們蜀中的商賈有誌於擴大出產,都是能夠到昌隆錢莊假貸的。當然本日你們來到孤這裡,這個免息假貸的優厚前提隻限你們。內裡其他的商賈去昌隆錢莊假貸就冇有那麼好的前提了。”

“大王說啥就是啥,某等最聽大王的話了。”王同福代諸多鹽商答話道。

“彆的,蜀中的鹽業也要和茶葉一樣交納租稅和商稅,你們冇有題目吧?”

“哦,那你們為何不采取井火?”

王同福臉上的神采倒是有些慘痛,他澀聲道:“諸位朱紫,不太明白我們蜀中的鹽業出產,官家把持了鹽業出產的發賣環節。某等出產出來的鹽以幾文錢的低價賣給官家,然後再經官家賣出去。”

“大王說的是,某等來到這裡,就曉得大王和其他的那些官吏另有都城中的賢人不一樣,您心中有某等這些小民,某等也最為戴德大王大恩。”

李保作為穿越者天然明白交通的首要性,以是他拿下西川後,立即就開端打算開通從興元(漢中)到蜀中的門路。

“某等開鑿鹽井熬煮井鹽,但是現在某等固然作為鹽商,但是手中還是完善擴大出產的本錢,是以某等心中非常忐忑恐怕孤負了大王的美意。”

“大王博聞強識,榮州同富世縣的井鹽是有些鹽井采取了井火熬煮,但是大部分還是用柴火熬煮的。”

“太好了,當真是太好了!”、“大王仁德環球無雙啊”……

李保接著說道:“蜀中鹽業的鼎新也同我們蜀中茶業一樣,官家的鹽井也是要向私家承租的,你們等今後再漸漸的同新任府尹洽商細節吧。”

張清平看著堂中的商賈們都很衝動,而時候也不早了,他對著李保道:“大王時候不早了,您已經同茶商們說了很多了。不過鹽商們已等了好久了,大王還是給鹽商們再聊聊吧。”

李保這幾句話,就是用心說給這些商賈們聽的,畢竟昌隆錢莊在都城和渭州都已經名聲在外了,但是在蜀中還是個新奇事物,此次借這些商賈們的口碑停止傳播,然後蜀中的商賈和布衣就會對昌隆錢莊有了較為凸起的印象了。

王同福的話說出了在場浩繁商賈們的心聲,吉王李保威名馳名天下,睿智多思且長於經商,為人馴良深諳百姓痛苦,是大唐可貴的賢王。

“張軍使說的對,諸位應當都是我們蜀中鹽業的俊彥了。不如也給孤和張、王兩位一起長長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