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第178章 上帝已死[第3頁/共4頁]
第三個不成思議的門生是法拉第保舉的,他保舉本身的女兒念博士生,唐寧倒抽了一口冷氣,按說法拉第的保舉是靠譜的,但是阿誰小魔女不是才……多少歲來著?15歲!大哥,這恰是上中學或者踢足球的黃金光陰,你的寶貝女兒不是發憤當足球裁判嗎?如何又改誌向了?
論文中首要揭露了一個亞原籽粒子的發明――電子。在玻璃真空管中放電可乃至使在玻璃壁上產生綠色的輝光,這類射線被證明不是光,而是有質量的實體物質,而它的質量遠遠小於先前被以為不能再被豆割的原子,因為它能夠被磁場偏轉,並且偏轉的幅度龐大,要麼是它帶電量大,要麼是它質量小。顛末新建立的“環球理工大學”物理係嘗試室的測定,它的質量為氫原子的1/1837。
啊,那不是當年跟茜茜談愛情時候的幌子巴伐利亞小公爵嗎?小子是挺聰明的,嗯,能夠考慮考慮。
俾斯麥倒是相稱看重無煙發射藥,軍事工程師正儘力以赴在搞研討,跟著fn-1855步槍在乎大利同一戰役中的應用,間諜們已經彙集了很多槍械和槍彈的樣品。
唐寧對麥克斯韋這個大天賦真是又愛又兒恨啊,愛的是才,恨的是他本年頒發的《論物理力線》已經將當時的電與磁方麵已有的研討服從清算為由二十個方程構成的微分方程組,意味著無線電波的奧妙被全天下科學家所熟諳與破解已經達到了臨界點,再加上溫莎財團與北約四強國對壘使四國的工程師玩兒命地研討事關存亡的無線電報技術,很能夠他們已經處在衝破的邊沿。普魯士、法國、美都城不是省油的燈,俄國在科學方麵當然差點。
看模樣某大神對管理劍橋大學的誠意不敷啊,固然巴麥尊支撐唐寧,國會的議員們還是辯論得很狠惡。
國際學園大學部早就具有了這類形式的雛形,要不是看在親王的分上,他底子就不考慮劍橋大黌舍長的職務,收了劍橋大學當然就要遭到各種掣肘,特彆是神學方麵的讓步,這是令他討厭的東西。
法拉第能夠是老胡塗了吧,實在,從58年起唐寧就感受法拉第的思惟變慢,唉,他本年恰好六十歲,在科研方麵已經比較吃力,大清列車局的法拉第團隊隻是借用他的名字,究竟上“法老”是半退休狀況。
軍事對抗的一大好處就是國度級研討機構再也不會顧及甚麼專利,隻要能搞得出來就成,存亡存亡之際,誰還講甚麼公允、公理、法律?
mit獲得了唐寧的資金和“大肆炒作”,敏捷獲得優良西席和生源,使得哈佛大學恬不知恥地想兼併它。不過mit有本身的治學理念,底子不睬哈佛大學。美國大學有很強的獨立傳統,我管你聯邦當局跟溫莎財團兵戈甚麼的,還是給了唐寧一個董事席位。唐寧董事則投桃報李,稱會每年都向mit捐贈起碼10萬英鎊,報酬跟大英博物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