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第223章 踏冰而來[第3頁/共4頁]
1812年之前,圖爾庫一向是芬蘭至公國的都城,但俄國入主以後,以為圖爾庫離俄國太遠,將都城遷到了赫爾辛基。瑞典與東印度公司同謀,欲奪下圖爾庫,作為幫瑞典全麵光複芬蘭的起點。
俄國群眾更是義憤填膺,要求沙皇遷都到莫斯科,將與溫莎軍事個人死磕到底,正如當年對拿破崙大帝一樣,就算都城被燒了都要持續打遊擊。
大清百姓非常高傲他們具有天下上第一條如此環保的鐵路,這就是溫莎財團的行事風格,彆的本錢常常是在新興市場投資已經成熟的技術,而溫莎財團每到一個處所都能夠在那邊利用全新的前沿技術。
這裡頭除了馬誌尼想好好扶植意大利這一畝三分地以外,統統成員都具有“國際主義”精力,對朋分國土廣寬的俄國很熱忱,特彆是清、日兩國,大清已經究竟上把握了哈薩克和伊爾庫茲克,更彆提甚麼黑龍江流域,以是最後的決定很具有侵犯性,不但哈薩克斯坦、黑龍江流域、波蘭、立陶宛、芬蘭五個地區全都要求俄國放棄,中日兩國乃至要求俄方放棄伊爾庫茲克以東大片國土,這相稱於俄國原有國土的三分之一強。印度總督和馬來亞總督則還要求俄國放棄哈薩克以南統統的中亞國度節製權。
單軌列車在京滬線開通時,人們已經不那麼別緻,因為在馬來亞已經有過了第一條新加坡到吉隆坡的單軌列車,不過,京滬線是第一條真正的超靜音鐵路。不但是因為實心輪胎的利用,更神的是唐寧專門為京滬線設想了超聲波汽笛。
但是溫莎軍事個人在各地的戰績較著揭示了先進軍事科技的能力,海戰根基上是上演雙方麵大搏鬥,陸戰則常常能夠以一敵五,還能夠采納打擊姿勢,隻要後勤冇有題目,當溫莎軍事個人的兵力超越一萬以後,就能對敵方構成壓抑,美國、法國、奧天時等陸軍強都城嚐到了hd6+fn1855的*滋味。
作為回報,瑞典此後將共同東印度公司對俄的軍事行動。瑞典的科技與教誨傳統並不弱,但它的人丁隻要400萬,跟英、法、俄、美如許的超越2000萬的人丁大國在人力資本上的差異是很較著的。
當俄帝國在慘痛的夏季哀號時,瑞典再也坐不住了,明顯俄國人兵力已經捉襟見肘,對芬蘭提出國土要求正當時。冰天雪地成了瑞典軍隊最好的兵器,因為此時他們已經具有兩千輛雪地摩托,充足每一次供兩萬雄師長途奔襲。
唐寧這個時候對攻城略地已經冇有興趣,他調集了英國工黨魁恩格斯、已經采取共和製的意大利第一任總統馬誌尼、以色列輔弼馬克思、印度總督勞倫斯爵士、馬來亞總督路透、大清帝國輔政大臣郭嵩濤、日本聯邦委員桂小五郎構成“七人委員會”,由他們決定會商如何迴應俄國沙皇的和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