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鳳凰木,無恥的蕭雅韻[第2頁/共3頁]
十幾分鐘後,南海冰室。
蕭雅韻又靠回了椅子上,右手悄悄打了個響指,“老闆,再來一份紅豆白冰。”
“吃冰?”
老城區的兩旁有很多鳳凰木,這類取名於“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的樹木在老城區幾近到處可見,街道旁,圍牆裡,並且有一些還乃至開出了大紅色素淨的花。
鱟粿的模樣不算精美,但極具鄉土氣味,馬蹄一樣的鱟粿包裹著中間錯落有致的三塊蝦肉,至於鱟肉,則是埋冇在鱟粿當中——鱟粿最傳統的做法是取鱟肉與米漿異化,插手豬肉末香菇鷓鴣蛋等食材一同炊製,最後再經油浸高溫烹製而成。
舉起單反把每一顆我所見到的著花的鳳凰木都拍下來後,我心對勁足的翻看著每一張我拍下來的照片這些照片,不管哪一張,都有資格放在紀行裡,乃至是拿去當明信片的背景。
蕭雅韻一下子來了精力,看著我等候道:“去哪吃?”
老媽宮粽球的特性除了粽球外,另有一樣不得不提的東西那就是鱟粿。
嚐了一個鱟粿以後說實話味道冇有粽球那麼出彩,反而因為是經油浸高溫烹製而成的乾係使得這類食品和在洪陽鎮上吃的蠔烙一樣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最多吃一兩個,吃多了就感覺太油,膩得慌。
因為比起前者,後者固然冇有那麼熱烈,卻給人一種朝氣的感受。這類朝氣固然冇有前者來得那麼暢旺,但是因為四周破敗的修建的烘托,使得這類朝氣有一種初生的力量。
蕭雅韻聳聳鼻子切了一聲,小聲嘀咕,“說這麼多還不就是不讓我吃。”
倆小傢夥倉猝低頭,恨不得把腦袋塞進白冰裡頭。
鱟粿是汕頭市潮陽區棉城、海門特有的漢族傳統小食,顧名思義,這類食品的質料最首要的一樣就是鱟肉。
等新的紅豆白冰上來後,蕭雅韻拿起勺子劃拉了三分之二的冰和幾近全數的紅豆到本身碗裡。
蕭雅韻麵不改色心不跳,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頭也不抬道:“對啊,它們必定吃不下以是我幫它們分擔一點啊。鸚鵡吃多了這類東西不好,輕易抱病。”
我持續裝聾作啞,拿起筷子夾起一個鱟粿。
“這四周有條南海路,那邊有個南海冰室,傳聞那邊的冰很好吃。”
說著,這妮子端起碗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乾掉了碗裡的冰,放下碗以後這妮子看向一口冇動的大虎和二虎,“你們還吃嗎?”
“切,冇勁。”
半晌後這妮子直起家綠著眼睛看著我身前的那一份冰,笑道:“你還吃不吃?”
把手中最後的宮粽球送入口中,我下認識的就要去拿桌上盤子裡剩下的最後一個宮粽球。手還冇碰到粽球,就被蕭雅韻重重打了一下。
我倉猝特長擋住了碗,“你可不能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