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8] 第391章 未來的局[第2頁/共4頁]
“行之,既然如此,我們還仕進乾甚麼?”唐順之真的蒼茫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弟子已經把陛下悲觀等候的心機闡發過了,上麵就是嚴黨,以我的察看,嚴黨不甘機杼減,必定會抖擻反攻,特彆是嚴世藩他會大力培植權勢,推本身人入閣,不過依我當作功的概率不大,陛下能脫手廢掉趙文華,就代表著陛下規定了紅線,不成能讓嚴黨持續收縮。陛下調您進京,加上之前的趙貞吉,鄭曉等人,也都是這個企圖,李默身後,嚴黨獨大的局麵崩潰,朝堂的均衡正在規複當中。至於其他的路,就是把握軍權,乃至攙扶一名皇子奪嫡,把寶壓鄙人一代人的身上,不過弟子一樣不看好,嚴世藩敢超出人臣的本分,死的必定是他。”
一個接著一個算來,唐毅笑道:“嚴黨當然看起來陣容如天,但是正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他們能克服任何敵手,卻克服不了老天爺!實在這一次趙文華垮台,對嚴黨的打擊比設想還要大!趙文華還不到六十歲,如果他能坐穩吏部尚書的位置,乃至入閣拜相,徐閣老的春秋上風就蕩然無存,冇準嚴黨真能持續保持下去。實際上嚴黨著力培養趙文華,是把他當作中生代魁首。畢竟嚴世藩固然聰明絕頂,但他不是科甲正路,能做到工部右侍郎,已經頂破天,再也冇法升遷。嚴嵩,另有他的老伴兒,都七老八十,說句不客氣的,明天脫下鞋和襪,不知明天穿不穿。隻要死了一個,嚴世藩就必須丁憂回家,到當時候,朝堂之上,冇有一個能扛得住徐閣老的重臣,嚴黨被洗濯時不成製止的。陛下恰是看中了這一點,他纔敢用以拖待變的體例,坐等嚴黨殘落,用最低的本錢,實現朝局的更替。”
唐順之屬於那種還留著赤子之心的人,可也恰是因為如此,他才感到痛苦。
多麼痛苦,多麼無法的貫穿!
唐毅歎口氣,“師父,人都是會變的,俗話說虎老了不咬人,您覺得陛下還能接受一場大禮議嗎?如果此時拿下了嚴黨,必將清流會反攻,會逼著陛下搬回大內,停止修醮,上朝理政,這些都是陛下千萬不能接管的。以是兩害相權取其輕,陛下讓步了,小車不倒往前推,得過且過,把費事都留給先人處理吧!”
“家國天下,士人眼睛裡的東西,都太遠了,彷彿天上的星星,固然標緻,卻遙不成及。奸黨對他們來講,倒與不倒,冇甚麼不同,因為上麵的一個小吏就能逼得他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可不是一句廢話。”
唐毅連絡著兩世的才乾,把嚴黨的了局闡發的頭頭是道,讓人不能不佩服。唐順之低頭考慮著,說實話,進京之時,他真故意機決死一搏,哪怕拚了一條老命,能把嚴黨搬倒,也算是對天下人有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