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我知將死 - 五十二、問道
翻页 夜间

五十二、問道[第1頁/共4頁]

劉欣盈還要歸去上課,把江水源領進門先容幾句後便倉猝拜彆,隻留下江水源難堪地杵在院子裡。+.韓先汝伸手相邀道:“江小友,可貴你有空登門來看望我這個老頭子。走,我們進屋好好聊聊!”

韓老先生嘴上固然說著抱愧,可半點冇有清算的意義,反而再三提示江水源道:“江小友,這些書都是老頭子我破鈔半個上中午候,爬高就低辛辛苦苦找好的,等會兒還要用,你可彆給我弄亂咯!”

韓先汝還是有些不放心,乾脆號令江水源道:“江小友,你站在那邊彆動,我來清算清算,略微騰個地兒。記著,你站在那邊彆動啊!甚麼都不準動!”見江水源規端方矩站在門口,韓先汝這纔開端清算地上的那堆亂七八糟的書報雜誌。

“這不怪你,宋明理學各家的學說本來就很難理睬。彆說是你,就算老頭子我研討了幾十年,另有很多東西稀裡胡塗搞不清楚。”韓先汝笑著說道:“我有生之年的最大胡想就是大抵吃透吃懂各家實際要旨和學術演變頭緒,然後寫本深切淺出的《簡明宋明理學史》。隻是不曉得老天爺允不答應?”

“比如?”

江水源苦著臉說道:“不但是各家實際難以理睬的題目,就算是同一句話,比如《論語》的‘學而時習之’,從古至今就不下十數種解釋,讓人莫衷一是。更有甚者,乃至一個字都能找出好幾個意義!”

韓先汝哈哈大笑:“還是剛纔阿誰例子,分歧的人來讀同一句話,發言必定會有所分歧,莫非你能說誰讀錯了麼?分歧的人來寫同一個字,字形必定會妍媸不一,莫非把它歸結為都是錯字?不管是簡樸的字詞句,還是龐大的實際體例,隻如果分歧的人來研討、來解讀,因為期間背景、學術經曆、小我興趣等方麵的差彆,得出來的結論必定會有所分歧。這又有甚麼獵奇特的呢?要曉得很多時候學術研討證明的不是某個學術結論,而是考證了某種研討體例!”

“以是經世大學聞名傳授、新史學大徒弟斯年當年曾說過如許一句話,近代的汗青學隻是史料學,汗青研討應當對峙有一分質料說一分話。像江小友你如許天賦異稟,各種質料過目不忘,想用時能夠信手拈來,如果處置學術研討的話就占了莫大的便宜,特彆是投身當代文史研討,的確就是擺佈逢源!”

“閻若璩,字百詩,號潛丘,生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卒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客籍晉省太原府,僑居我府山陽,是清初聞名學者,江藩在《國朝漢學師承記》中把他列為清朝漢學第一人,代表作有《古文尚書疏證》、《四書釋地》、《潛丘劄記》等――”

兩人一前一掉隊屋。客堂裡非常整齊素淨,正堂上掛著石濤的《春山讀書圖》,也不知真假,歸正仰仗江水源的觀賞才氣辯白不出來。畫兩邊懸著吳昌碩的一副篆書春聯。書畫上麵的黃花梨案幾上擺著何朝宗的渡海觀音像,德化瓷細緻的質地和奇特的象牙白充分揭示出觀世音菩薩靜美柔曼的風味,觀音像前幾縷檀香正嫋嫋升起,披收回暖和雋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