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樓樓主(一)[第3頁/共3頁]
幸得今上聖明,先皇以和為貴,替他穩了這江山數十載,留下豐足國庫,卻也留下了各種隱患。各安閒封地的王爺裡給他找的最小費事便是以糧食欠收為由要求減免賦稅,交界三國的國君中給他生的最小事端是每年秋冬之際叩關擾民,劫了東西就跑。這些內裡的倒也罷了,京裡群臣也不消停:兵部要錢,戶部裝死;禮部要修太廟,工部說違製;吏部考功名單被刑部指有私……一時真真假假,喧華不休。
這暑日的午後,大多數官員尋了陰涼之處小歇,陣陣蟬鳴從濃蔭裡傳來,塘裡荷花開得濃豔,一絲風也冇有,隻著輕綢積雲紗常服的天子,也不免額頭出汗,帶路的指著前麵緊閉的門說:“陛下,杜翰林就在這內裡。”
天子饒有興味地看著他:“有明君方有忠臣,那如果朕做不到你心目中的明君,你就籌算不忠了麼?”
目送九五至尊分開,杜書彥長長舒了一口氣,肯定冇人了,將官靴一脫,從案底拖出個滿盛著水的大木桶,將雙腳泡出來,炎炎苦夏,如許才歡愉,幸而少年期間被逼著學了些工夫,在天子未進門之前便將東西藏好。不然君前之儀之罪那是坐定了。
杜書彥垂首道:“有明君方有忠臣,前朝厲帝終究傾國,乃是將賢臣誅儘,身邊儘為奸佞之故。而本朝太祖取而代之,是因建國眾臣,文官忠心為國不計小我得失,武官奮勇拚殺而不畏死。臣想將這些名將良臣記錄下來,以備先人……”
“朕要你切身出去看望,將你聞聲的、瞥見的,照實記錄,稟報給朕。”
“縱不能禁,也應出言相諫,杜賢彣卻甚麼都冇有做,有違人臣之道,就教員懲罰。”小小身子跪得筆挺。
吏部的考功記錄證明杜書彥夙來忠於職守,事情均不折不扣完成。隻是前麵有點評:“生性不羈,有失提統,不堪重用。”看筆跡,應當是吏部被稱為“鐵麵直筆”的曹磊所書,這位狀元郎入翰林以後,朝堂之上一貫也冇人再提起他,這倒引發了天子的興趣,叮嚀擺駕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