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家利益[第3頁/共4頁]
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中,他想起進關之前的那一天早晨。
杜承宇嘲笑一聲:“你倒是對北朝天子體味很深啊。”
杜承宇大怒:“打了這麼些年的仗,他們德行一向有虧,虧了又如何,難不成向平夏承慶哭訴!”
來回傳了幾次旨,小宮人算是曉得這位爺在天子心中的職位了,也曉得這位爺實在不是很難相處,隻是討厭有人在他麵前抖威風擺架子,這回傳旨,又高歡暢興地拎了壺馬奶酒歸去。
樞密使馮瑞慈卻有分歧定見,他說:“北朝的定見很符合道理,如果就此回絕,便是南朝不近情麵。就算北朝和談是假,不如先答允下來,先拖得一時是一時,到時北朝或是懺悔再侵我南朝,便是他們德行有虧。”
有人帶著北朝天子的聖旨進了帝行門,北朝子民見了這聖旨,誰不得立時跪聽,偏帝行門裡冇這端方,對高玄武來講,這就隻是張寫著字的羊皮罷了。此時高玄武早已全權做主,藉口感覺少主這稱呼比門主聽起來年青漂亮,始終冇有接管老爹傳位的要求。這牽強的來由在草原上被傳為笑談,貳心中卻敞亮的很,老爹是現在天子的親大伯,如果行事有甚麼缺失,天子如何也得給幾分麵子,而對於本身這個堂哥,則不必太客氣。為了帝行門高低這麼多人的生存,還是讓老爹這塊金字招牌多掛幾年吧。
數天前,北朝天子以“因比年交戰,南朝北朝的國力受損,倒是在一邊隔岸觀火的平夏得了很多便宜。”為由,發國書予南朝,表示但願兩國和好的誠意。並附言道,北活力候嚴格,子民餬口不易,但願在和談以後,南朝本著兄弟之誼,能夠伸手援助,在秋冬之季送北朝一些布匹糧食柴炭銀兩等等。
北朝皇宮端方不如南朝那般繁複,這一巴掌,是暴怒的天子耶律雄親身賞的。耶律雄指著他痛罵:“你這廢料,連送信都送不好,留你何用!”隨即便令侍衛將這老宮人拖下去重罰,指著小宮人道:“你去,若再出不對,提頭來見。”經方纔這麼一鬨,小宮人幾近嚇的尿褲子,可主子發話,不得不聽啊,他隻得端著聖旨,哆顫抖嗦的邁進了帝行門那黑洞洞的大門,見著高玄武,像是見著閻羅王,哪還敢說一個字,哈腰而入,眼睛隻敢看著空中。忽覺手上一輕,高玄武已將羊皮拿過,倉促掃了一眼:“我曉得了。”
隻是看了聖旨的高玄武,表情非常龐大。
天上無月也無星,黑沉沉的,冷風一陣緊似一陣,風中帶著雨中的腥氣。天涯的雲中模糊閃過白光,緊接著便是滾滾悶雷響起,高玄武打了水,通開爐子,將水倒進大吊壺裡,手扶著風箱把手,有一下冇一下地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