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兩紙便箋[第2頁/共3頁]
若僅是大宋邊境輿圖,許貫忠還不會如此驚奇,畢竟以西門慶當今職位,打仗過朝廷輿圖也算普通。可這便箋上,凡是本地地區,非論遼金,還是高麗東洋,乃至連那外洋琉球,亦有標註。而更加可貴的是,下方的交趾、占城、真臘等很多南邊小國,俱都在列。
若許貫忠隻是正視自家名聲之人,那麼大可拒之,西門慶對於這般重名甚過做事之人,天然也就冇了招攬的心機。
一樣也是一張便箋,不過當許貫忠眼神落在這張便箋上時,本來的平靜自如儘數退去,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臉的惶恐之色,雙手更是止不住的顫抖,動員那張便箋亦是前後襬動。
整封信不過百餘字,倒是字字泣血,句句誅心。
凡是亂世,必有人傑奸雄,倒不能一味用品德家所言來評判概括。
“許兄,到底如何?”
就在前些光陰,河北田虎就曾令人相邀,被其回絕。而這西門慶,從這一張包括宇內的輿圖瞧來,倒是其誌不小。
許貫忠此人,雖居鄉野草屋,倒是放眼天下,實在是有大胸懷,大派頭之人,又習得契丹女真乃至西夏蒙古諸多說話,就是因為其人已經模糊發覺到這天下事情之局已然開啟。隻可惜自家雖有管樂之謀,卻一定能得其主。
許貫忠不曉得這張簡圖是否精確,可僅就大宋這本地域域陣勢走向,他卻曉得這圖上所繪十之**是真的。
若能有朝一日去這些外洋之地切身走上一遭,這等人生想來必然是出色非常!
幾條曲折的墨線,勾畫出一副極簡樸的圖案,在圖案中各處還列著宋遼金以及高麗,東洋等國名。
看著這一份簡易輿圖,各國錯落漫衍麵前,而煌煌大宋亦不過占了三成之地,遐想漢唐,北征匈奴突厥,西去萬裡絲綢之路,東西南北縱橫萬裡之遙,又該是多麼雄烈。
周公驚駭留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我家恩主說了,如果見許先生擺佈難堪,這裡另有封信!”
大名府地處河北,許貫忠此人又是兼長諸家文籍的,這般天象,如此不清楚本年大旱已成定局,官府若不早做預備,秋收朝廷征糧繳賦之時,隻怕就是百姓逃亡離亂之期。到時候,餓殍千裡,易子而食,隻怕也未可知。
所謂輿圖,實在就是後代的輿圖,隻不過在當代,各種輿圖幾近可算國度的最高奧妙,底子就不會流落官方。那許貫忠從年青時就周遊各地,熟諳各處山川陣勢,的確就是北宋版的“徐霞客”。對於大宋由北至南的海岸走向,雖無非常邃密的描畫,可亦知大略走向。
許貫忠本就不是等閒人物,這張各國輿圖印入腦中,不由神思萬裡,不能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