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西岐二公子 - 第二十四憶 文王造靈台,三更噩夢醒

第二十四憶 文王造靈台,三更噩夢醒[第1頁/共3頁]

“父王,您是做惡夢了嗎?先喝杯茶壓壓驚。”

“啊!”父王一聲驚呼,從惡夢中醒來。

何如,父王聲望實在太高,不但很快就集齊了民工還都不要人為,一個個都很賣力的乾,不過幾日就將靈台造好。

父王見眾民工挖池沼幸苦,叮嚀孤籌辦宴席,與民工們在靈台一同飲宴,推杯換盞不知幾個來回。入夜了,父王乾脆就在靈檯安寢,孤則在一旁服侍,不離半步。

“孤今營私守法,不妄為,不悖德,硜硜以儘臣節。任天子肆行狂悖,天下諸侯自有公論,何必二卿首為亂階,矜持強梁,先取滅亡哉。古雲;‘五倫當中,唯有君親恩最重;百行之本,當存忠孝義為先。’孤既返國,當以化行俗美為先,民豐物阜為務,則百姓自受安康,孤與卿等共享承平。耳不聞兵戈之聲,眼不見撻伐之事,身不受鞍馬之勞,心不懸勝負之擾,但願全軍身無披甲冑之苦,民不受惶恐之災,即此是福,即此是樂,又何必勞民傷財,腐敗其民,然後覺得功哉。”

“再說邑考遭醢屍,此是其自取死而。孤臨行曾對諸子、文武有言‘孤演天賦數,算有七年之災,切不成以一卒前來問安,候七年災滿,天然榮歸。’邑考不遵父訓,自恃驕拗,執忠孝之大節,不知從權,又失辦理,不知時務進退,本身德薄才庸,脾氣偏執,不順天時,致遭此醢身之禍。

父王夢見,一隻長了翅膀的大熊向他撲過來。也就是後代所說的飛熊入夢。

父王的行動一時候引發民工們一聲聲的佩服,其仁德的名聲又大了一分。這恰是孤想要見到的場景,也是孤一早就設想的。

散宜生言道:“這有何難,靈台如此浩大工程都能幾日完工,不過一池沼,費不了多少光陰。”當即命人開挖池沼。

“昌因切諫於君,君故囚昌於羑裡,雖有七載之困苦,是吾愆尤,怎敢怨君,歸長於己。古語有雲;‘君子見難而不避,惟天命是從。’今昌感皇上之恩,爵賜文王,榮歸西土,孤合法遲早祈祝當今,但願八方寧停戰燹,萬民安阜樂業,方是為人臣之道。從今二卿切不成逆理悖倫,遺譏萬世,豈仁人君子之所言也!”

實言,父王這一番說辭,實在令人寒心。忠,可也,然不能愚忠,選賢而效之,遇不賢而棄之。紂王實乃暴桀再世,當年夏王都反了,為何現在我大周不能反?

“父王,池沼還需些時候,父王且先坐下,兒為您奉茶。”孤說著就遞過來一杯茶水,是孤剛沏的茶。不過孤送茶的角度倒是大有講究,一不反對父王察看工人的視野,二又指導父王看向前邊。

“且慢,他們丟棄何物?”父王指著台下一群民工,問他們方纔丟棄的是甚麼。孤盯緊一看,本來是一副枯骨,當即回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