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詩劍雙絕[第3頁/共4頁]
郭震固然冇有說話,但是內心裡倒是悄悄一震:“這個周王,我早就曉得他是不會就這麼放棄的,這首詩詞恰是他實在內心之寫照,大要上玩世不恭,實際上卻永不言棄,此人實在是吾輩之表率!”
固然如此說,可李顯卻較著看到倪萊的神采有些衝動,這一點李顯並不惡感,相反還是頗能瞭解,畢竟倪萊的支出也是有目共睹,他獲得些回報也是理所當然,“又想要馬兒跑,又不讓馬爾吃草”如許的事他可乾不來。
杜審言倒是在王勃以後鼓掌獎飾道:“吾本來覺得樂曲填詞儘是靡靡之音,卻冇想到大王竟能以此言誌,將作詩之法蘊於詞作當中,實乃開一代民風之先,無怪乎子安老弟如此獎飾,吾老杜算是服了!”
待得厥後,王勃更是依著李顯的要求,拍著他的背說道:“勃素聞李七郎文思才捷,本日八人齊聚,七郎可有好詩獻上?”
而承平公主、上官婉兒則在竇仙童的庇護下持續賞燈去了,她們兩個畢竟隻是小丫頭,底子不肯喝酒,至於竇仙童,那些男人的事情她纔不肯意摻雜。
這時候李顯用心掉隊幾步,然後悄悄扯著大掌櫃倪萊的袖子問道:“你這廝果然無能事,竟然能夠請得動盧照鄰這等大才,且說一說,如何做到的。”
卻見李顯對著世人連連拱手,然後說道:“諸公,駱兄,實在小王這首詞當然別緻,傳播亦會遍及,但是在小王看來,卻尚難及得上昔日那首‘離離原上草’,更是難以企及駱兄那首詠鵝詩,似這等固然平白易懂,卻更能傳播長遠,是以小王以為,詩詞之生命在於百姓之間,越能引發百姓鼓吹之詩詞,越能有生命力,是以,作詩詞者,言之有物比尋求富麗辭藻要更有代價。”
李顯聞言,天然是深深的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顛末這一次大非川撤兵事件以後,李顯深深的熟諳到,本身光在軍中建立威望也不可,因為你就算是孫吳之才,如果趕上朝廷下達荒唐的號令還是也是無能為力,而這一次在朝堂上,如果不是駱賓王據理力圖的話,估計本身的了局將會更慘,以是,要想真正的站穩腳根,必須培植本身在朝堂上的權勢。也恰是因為這一點啟事,他才授意倪萊停止詩會,目標天然是要拉攏一些文人,以便充盈本身的權勢。
蘇味道倒是笑著說道:“更可貴的是,此詞作雅俗共賞,令雅人能夠獲得雅人之咀嚼,俗人卻也能獲得俗人之咀嚼,老蘇敢包管,用不了數月,大王這首詞將會傳遍天下,比吾等任何一人之作品名譽都大,嗬嗬,老蘇亦是服了。”
想到這裡,李顯便動情說道:“老倪,此事吾就不說甚麼了,你之美意,吾定然銘記肺腑,不敢健忘,將來必然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