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後的全麵反擊[第1頁/共4頁]
現在李顯又收伏了郭震這個大唐名臣,亦將亦相的超等人才,並且利用藐小的代價收伏的,這已經足以令他做夢都笑了,更何況通過他的保舉,狄仁傑順利審完了王勃殺人案,又被晉升為大理丞,並且在上任以後一年,就審理完了之前積存的一萬七千多個案件,遭到天子的獎飾,很有能夠會再度升職。
而除此以外,太子李弘也藉端將武後的侄子,已經成了正五品上東宮親翊衛羽林郎將的武懿宗和武攸暨趕出了東宮。
固然郭震由從九品下的通泉縣尉被連升三級,成為了正九品上的校書郎,但是畢竟隻是一個品級最低的官員,低到不管是天子高宗還是武後、太子等人都看不上眼,但是這不管是對於李顯還是對於郭震來講,都是一個極好的機遇。
最後,為了拍高宗的馬屁,也為了進步本身的職位,武後上疏高宗,要求追尊宣簡公(李淵高祖父李熙)為宣天子,懿王(李淵曾祖父李天錫)為光天子,太、祖武天子(李淵祖父李虎)為高祖神堯天子,太宗文天子為文武聖天子,太穆竇皇後為太穆神皇後,文德皇後為文德聖皇後。而要求天子稱天皇,皇後稱天後。
而李顯這一次實在也是挺歡暢的,他之前通過王勃殺人案,幫了王勃一把,已經完整令王勃歸附,現在連王勃的父親都對他非常戴德,能夠想見王家父子今後定然被印上了周王黨的陳跡,想要擺脫都已是不成能。
武後上疏的內容說白了,除了那些鬚生常談以外,就是慷彆人之慨,拉攏民氣。比如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
郭震當初以優良的才學考中進士,不但享遭到了曲江飲宴的尊榮,還被李顯拉著來了個雁塔留名,今後開了中進士以後雁塔留名的先河。但是功德不長,他隨後因為武三思的“關照”,被授予通泉縣尉,這是中進士以後最不好的路子了,到了悠遠的邊陲地區做了一個小縣的縣尉,今後想要晉升可實在是困難很多。
高宗見到李顯的上疏一樣感到很歡暢,立即便同意了下來,並且規定今後成為定製,而為了表揚李顯出了一個好主張,高宗也順水推舟的同意了李顯前麵附署的一個建議,將鹹亨三年科舉考中的進士郭震由通泉縣尉調為校書郎。
當然,郭震也曉得在這此中李顯著力最多,心中天然是無窮的感激,再加上他被武氏兄弟所忌,已經不得不挑選投奔李顯了。
因為武後采納的各種市恩賣好的辦法遠比太子李弘高超,以是言論越來越站在武後那邊,除此以外,武後還采納了更狠的一招,那就是借用羽士明崇儼的力量讓高宗頻繁病發,如許一來她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代替天子措置政事的第一人,因而她集合幕僚,甩開太子的東宮力量,開端了新一輪的臧否黜陟,因而很多大員紛繁起落,這令朝局的走向更加撲朔迷離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