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貢院內[第3頁/共4頁]
這麼說也不對,實在,碰到懶一些的同考官。你隻需在三道《四書》的第一和第三題上多費些工夫就行,至於第二題和前麵兩場,嘿嘿。隻要頭場的《四書》文卷子保舉了,前麵的就是安排。特彆是第三場的策論,都冇人看,就是空策,也隻得薦在內裡做個彌補。
林師爺道:“縣尊隻需應下來就是了,黃主薄說了,就算不能分到你這一房,他也有信心靠著真本領得同考官薦卷。轉桌的時候,如是碰到他的卷子,縣尊多畫個圈兒,再替他多說說好話就是了。”
當下,寫好紙疙瘩,舒日長一抓,恰是個“人”字。
一聲接一聲,如同接力普通,號令聲在貢院裡迴盪。
不得不說,他找的阿誰柺子的文章作得極好。但題目是,科舉測驗這類事情不肯定身分實在太多,你的文章做得再好,如果不對了考官的胃口。特彆是同考官的胃口,隻怕分房閱卷的第一關就會被人刷下來。
寫完以後,他又叫:“昌祺公。”此次,他進步了聲氣。
“恩恩恩。”李禎眼睛已經有些微紅,一臉的怠倦:“日長,如何了?考題啊……你擬好就是了……”
千裡仕進隻為財,黃威真有這麼多錢,還去當甚麼官呀,在家中做個大族翁不好嗎?
杜知縣:“也罷,就如許吧!”
耳朵卻傳來輕微的鼾聲,本來,李大主考已經睡著了。
**************************************************
比如《子在川上曰》這篇文章中的幾個句子,“以逮數百世後之人,見有異乎?”“自生初見之忽終老焉,所見存乎?”“何必往者之已定,而來者之不決乎?”
說罷,就提起筆在紙上寫下了一個題目。
所謂的詩題,指的就是最後一場的試帖詩。
“欽差大宗師有令,封閉貢院啦!”
舒日長拿起來一看,倒是一到關於鹽政的題目。頓時笑了:“李公,陝西一不靠海,而不產井鹽。你老這題如果叫江、浙、順天府和四川的考生來做,倒也無妨,叫陝西士子做,倒是難堪人了。”
當然,刻題的工匠進貢院刻好題目以後就不能出去,也要比及測驗結束放榜那天賦氣出院回家。
李禎:“已經想好了。”
比及幾人退下,舒日長叫了一聲:“昌祺公,昌祺公……”
這麼一鬨,李禎的打盹蟲兒也不曉得跑那裡去了。他一把年紀,打盹來得快,也去得快。笑道:“人字可不好作題,有些難堪陝西學子了。”
他之前不過是小小一個縣主薄,還上不了陝西宦海這個檯盤。也不敢去打攪高淩漢,人家堂堂封疆大吏,能夠讓你偷得考題已是格外開恩。如果你再叫人家去幫你聯絡同考官,隻怕佈政使當即就會把他打將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