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待援[第1頁/共5頁]
********************
且不說當世鐵與銅同價,八千斤重的鐵料代價驚人,一場攻城戰排開五十架重型投石弩,僅梢尾重物就要用去四五十萬斤的鐵料,又是哪家權勢能等閒玩轉的?
阿濟格固然不甘心,但還能保持明智:他在襄陽雖說另有五六千精銳,但打了半天,還給壓抑在橋頭及鐵樁船埠裡打不出去,而跟著時候的推移,這股淮東軍對樊城及橋渡區的節製將越來越周到,特彆是大量戰械補入防地以及樊城的苦役都反叛甘為淮東軍利用,他僅仰仗襄陽的五六千戰兵想要奪回樊城,無疑是妄圖……
沈浩波看著淮東軍防陣當中的床弩、蠍子弩等戰械,內心直抽冷氣:這股淮東軍潛來奔襲荊襄糧道,籌辦好充沛啊!
隨州方麵的救兵已經非常不成靠,想要在兩天時候之間獲得充足的援兵奪回樊城,就隻能希冀舞陽、石城、荊州的駐兵回援。
各種身分加在一起,也就使彆人即便能仿造淮東的重型投石弩,也冇有體例大範圍的利用!
占得燕京以後,天命帝更是起首將燕都城裡的數萬匠工列入軍戶庇護起來,在軍中也大範圍的製造、利用床弩、拋石弩等戰械,乃至還使工匠仿造淮東的戰船、蠍子弩及那種在梢炮尾端係重物發射的重型投石弩……
北燕不是不正視工造、戰械,雖說很多馬背廝殺搏軍功的王公大臣對這些都不懈一顧,但天命帝早在治遼東時就正視冶鍛等匠造之事。
十九日淩晨,襄陽出來的四名信騎攜八匹快馬從鐘宜北乘舟度過漢水,打算到黑石溝以後才分道往棗陽、隨州而去。
考慮到偷襲樊城的兵馬從東麵而來,在樊城以東地區能夠會留標兵探馬停止周到的封閉,阿濟格派往棗陽、隨州報信的信騎則是從漢水南岸鐘宜繞道。
哪怕孫壯所率救兵給擋在半路上冇能及時過來,黃祖禹、周斌也有決計率五千將卒、五千民夫守到淮東軍主力打到樊城城下的一刻……
不管是鐵樁船埠還是浮橋橋頭,都不是能彙合救兵的園地。
除襄陽外,離樊城比來的就是駐南陽的兵馬。但南陽那邊,屠岸所部主力要守泌陽,防備淮西兵馬從桐柏山穿過來打南陽盆城。
阿濟格、沈浩波以及佟瑞麟底子就冇有想到淮東暗藏進荊襄要地的兵馬遠遠不及麵前這股,更冇有想到儘早在襄陽西麵建立新的渡河通道,與北岸的白陽關、丹江口連接起來,而是一心想奪回樊城。
淮東軍直接造大鐵球,四五千斤重的半球狀鐵球,到疆場歸併為二,重逾八千斤到一萬兩千擺佈,就構成重型投石弩的梢尾重物。
得燕薊時,天命帝甚到將王帳精銳派出去庇護遵化鐵廠,以確保其不毀於亂軍當中;派出相稱於戶部侍郎一級的重臣去辦理遵化鐵廠,使鐵石的鐵料年產量在兩年時候裡增加到四百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