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待援[第4頁/共5頁]
占得燕京以後,天命帝更是起首將燕都城裡的數萬匠工列入軍戶庇護起來,在軍中也大範圍的製造、利用床弩、拋石弩等戰械,乃至還使工匠仿造淮東的戰船、蠍子弩及那種在梢炮尾端係重物發射的重型投石弩……
“佟將軍所言甚是,”沈浩波也勸看上去像殺紅眼的阿濟格,說道,“也應噹噹即派人去跟汝州王陳芝虎乞援,汝州王若能若救兵過來,奪回樊城則更有掌控……”
鐵樁船埠及飛羽岬,陣勢太狹小,他們有再多的兵力也展不開,隻會叫在防陣裡具有大量重弩戰械的淮東軍占儘便宜。
淮東軍直接造大鐵球,四五千斤重的半球狀鐵球,到疆場歸併為二,重逾八千斤到一萬兩千擺佈,就構成重型投石弩的梢尾重物。
襄陽知府沈浩波與副將佟瑞麟這時渡河過來跟阿濟格彙合,沈浩波跟著渡河來,倒不是說他膽量有多大,而是阿濟格在北岸戰死,沈浩波曉得本身就算守住襄陽,今後在北燕也不會有好日子可過。
敵將緩下守勢,恰是黃祖禹、周斌所願,抓緊時候將裝載各種物質的輜車拉入城裡,抓緊時候構築橋渡區的東西防壘,在防壘外側挖長壕加強戍守,遴選一些可靠的民夫青壯直接發放兵甲,編入軍中,以補守禦樊城兵力的不敷。
黑石溝名為溝,實為山,亂石成灘,草木不生,四名信騎到黑石溝前的疏林前歇腳打尖,胡亂的吃些乾糧,籌算歇半晌就持續趕路。
北燕軍中倒是配有一些床弩,但是統統都要優先保障攻打荊州的兵馬,襄陽作為火線,作為糧道關鍵,守軍如何能夠存有多少重弩戰械?
北燕不是不正視工造、戰械,雖說很多馬背廝殺搏軍功的王公大臣對這些都不懈一顧,但天命帝早在治遼東時就正視冶鍛等匠造之事。
除襄陽外,離樊城比來的就是駐南陽的兵馬。但南陽那邊,屠岸所部主力要守泌陽,防備淮西兵馬從桐柏山穿過來打南陽盆城。
在葉濟羅榮領兵南下以後,這些處所都給視為絕對安然的要地,又非重點城池,如何會放太多的兵力駐防?
這三城守將不成能將手裡援兵都派出來援打樊城,很能夠派一半乃至三分之一的兵馬回援樊城,那任何一起救兵,都不能獨力奪回樊城――
佟瑞麟出身佟佳氏,改漢姓為佟,是北燕老將,阿濟格不得不承認他所獻確切是慎重之策,在關頭頭上比本身要慎重一些。
鐘宜以東的漢水東岸,本有些公眾居住耕作,但跟著戰事的展開,大量的丁壯給抽上疆場,這一片地區就完整荒涼下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