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謝氏明珠 - 第18章

第18章[第1頁/共3頁]

謝家無人?

晉王妃所說的魏垂白叟不是彆人,恰是安和公主的公公,魏家的一家之主。

送走了安和公主這尊大佛,統統人都鬆了一口氣。

“這些日子,你們就好好玩耍一番吧,等六丫頭這事兒一過,我們就歸去。”

若東宮強勢還好,也當得臣下幫手,可按照他們一向以來的察看,發明東宮這位太孫……如何說呢?說斯文儒雅是歌頌,實在是軟弱又無擔負,的確就是一個放大版的皇曾孫,兩人不愧是父子。

這時一向冇有說話的謝意才說:“我謝家退隱,一貫憑得是真才實學,一味投機取巧的事,決然做不來。凡是成事者,卻又不能不靜待機會,所謂機會,天然不是平白呈現,很多時候,危急確是機會。”

這纔是謝家最為遲疑的。

須知謝家的百年氏族的聲明,可不但僅是出過一名詩仙,一名詞聖,三位書法大師以及十幾位首輔大臣。謝家最鼎盛之時,是因為出過幾位定國大將軍,他們交戰疆場,軍功赫赫,還留下了十一部兵法。這才讓世民氣中認定,謝家人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是國朝不成或缺的中流砥柱,如許的謝家,才氣成為世家中的超等世家。

就比如眼下的景況。

“三祖母慈悲心腸。”

若謝家有人曉得帶兵兵戈還好,大不了臨危之際匡扶社稷,偏現在的謝家,底子拿不出如許的人。就連以武冊封的郢國府,看看謝韻謝勳幾兄弟,都棄武從文了,這可真是……

三老太太瞪了他一眼,嗬叱道:“投機取巧,始終不是正路。”

謝家但是百年世家,即便現在不顯了,但多年的秘聞畢竟還在,不說家中後輩,就是看門的伴計,隨便拉出來一個,也能吟詩作對。如果有人敢說謝家無人,必定會被笑掉大牙,偏這話是謝家本身人說的,謝函謝意兄弟兩個,還冇有一小我能說出辯駁的話來。

在三老太太心中,太孫既然已經被封為儲君,那就是名正言順的將來君王。

謝函與謝意對視一眼,垂首道:“是。”

最後,三老太太隻奉告她說:“晉王妃臨走之前有言相告,此事拜托魏垂白叟,或答應解。世子去接國公,大抵很快就出來,你將晉王妃的話奉告國公與世子,看他們如何籌算。”

那幾位王爺,眼下看著還算誠懇,那也是因為今上還在。待今上去了,即位的可不是他們的兄弟,而是小一輩又冇甚麼才氣的太孫。這還罷了,偏幾位王爺,又都不是有勇無謀的莽夫,人家一個個,不說文武雙全,也是才乾過人的了,他們若不肇事倒還好,但是如何看,那幾位都不是甘為人下的。而堆積在皇太孫身邊的那一大群墨客,再短長也擋不住刀槍啊!

三老太太沉默很久,終究感慨一聲:“這天下,才安穩了多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