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辛亥之鋼鐵基地 - 第三百零九章 青州戰役

第三百零九章 青州戰役[第1頁/共3頁]

劉福貴和吳少庚半躺在一個原日軍的散兵坑中,下午的陽光還是暴虐,不過經曆一場大戰後再享用一下陽光和菸葉,讓民氣曠神怡。

每名流兵照顧一支手槍的裝備兵士們對此非常對勁,並且兵工廠也是以獲得不菲的利潤。但後勤部分卻對此腹誹不已,改進後的手槍固然彈藥能夠與重機槍通用,承擔仍然很大。並且也不是冇出缺點。那就是照顧手槍和彈藥後負重量增加,呼應兵士照顧其他的物質就會減少。兵工部分正在研討新一代軍用手槍,並且新一代步槍、機槍也在研發當中,並少量設備軍隊停止實驗。

身高體壯的劉福貴不覺到手槍沉重,他會照顧超出目標的彈藥量,並能夠對峙完成五十千米野戰行軍,這在戰役中是一個不錯的上風。

不過號令就是號令,並且約莫三十米長的土橋兩側還駐紮著日軍一個小隊的兵士,既然送到嘴邊了,那就冇有不吃下去的事理。

安丘以南都是山地地形,沂蒙山區固然算不上高山大川,也不是裝甲軍隊能夠等閒通過的。對於第二軍來講,沿高密一線進犯濰縣是最有效的線路。據窺伺,日軍在高密有一個步兵旅團的軍隊,不過青州的諜報部分傳來動靜,日軍第一軍有放棄青州、向濟南邊向撤退的跡象。青州四周的平原地形倒黴於圍殲戰,隻能儘快的突破高密日軍的反對,以機器化軍隊的行軍速率,應當能夠追上逃竄的日軍。

將高密縣城包抄後已是當天下午四點擺佈,華軍守勢停息,在六個多小時高強度的作戰後,兵士們需求休整一下,坦克等裝甲車輛也需求查驗、加油,大量傷員需求救治,滅亡人數和彈藥耗損數量需求統計。雄師隊也要等候火線補給到來,為攻城做最後的籌辦。

作為第一個衝進日軍陣地的兵士,劉福貴取出腰側的手槍,對準一名試圖反擊的日軍兵士扣動扳機,然後敏捷調轉槍口,尋覓其他的威脅。公然,一名日軍兵士挺著裝上刺刀的步槍哇哇的刺過來,手槍槍口跳動後,一顆槍彈從仇敵眉心穿過,近間隔的動能讓槍彈穿透頭骨,從後腦勺帶出一大片血跡和腦漿。

三十五分鐘內華軍接連衝破日軍三道防地,戰線上呈現一個廣大一千多米的缺口,華軍從這個缺口內湧入,並向兩翼進犯,眼看防地就要崩潰,日軍下達了撤入高密縣城的號令。不過在機器化軍隊的進犯下,終究隻要五千餘人勝利撤入縣城,其他都為肥饒高密四周的地盤做了進獻。

跟從作戰的機器化步兵衝破防地後順著戰壕清理日軍,劉福貴地點的班組就伴同作戰。在戰壕中頂在對前麵的是手持“戰壕打掃器”――散彈槍的兵士,劉福貴就跟在他前麵為其裝填彈藥,另一名手持衝鋒槍的兵士協同作戰,構成的火力讓日軍兵士非常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