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辛亥之鋼鐵基地 - 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

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2頁/共4頁]

袁世凱說的很對,唇亡齒寒,操縱兵力的上風與華軍決鬥比撤回滿洲後再伶仃抵當好很多,趁著現在盟軍還冇有閉幕的機會,說不定能打敗華軍。從對方的角度看,華國多年交戰,兵士怠倦、國力耗損龐大,必定支撐不起高強度的耗損戰。

華國境內的軍事籌辦更有層次,也更充沛。7月16日淩晨,通往舟山軍港的支線鐵路上來回奔馳著多輛蒸汽機車,車站上大量設備整齊的兵士走下火車,然後在倉儲區的空位上集結,號令聲和標語聲響成一片,他們集結結束後在作戰參謀的批示下順次登上停靠在岸邊的運輸船。港口另一側的船埠上,大量軍事物質,包含彈藥、藥品、糧草、火炮等被吊裝上船,它們將於兵士運輸船一起解纜。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週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此次的『515紅包狂翻』必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事理,定好鬧鐘昂~

壓力常常會讓人崩潰,但對於意誌果斷的人來講,壓力會轉化為動力,而蔣方震三人就是意誌果斷的人。擔負師長後三人在幾個月內就獲得了部屬的認同,所謂的認同,就是能帶領本身打敗仗,並讓本身活下來。

勝負的關頭還是在後勤,特彆是兵器維修、彈藥彌補上,袁世凱號令盛宣懷在天津、石家莊、濟南、邯鄲、太原等地擴建兵器維修所和彈藥出產線,更多的是槍彈複裝線。彆的官方大量的鐵鍋等資本被彙集起來用於軍事目標,一場奇特的大出產活動在北方開端,在對經濟形成極大侵害的同時,客觀上促進了本地軍事出產的進步,使華國同一後在北方獲得了一多量有必然技術根本和經曆的工人群體。

鎮靜中的尼古拉二世直到帕傑羅夫發還叨教電報後纔想到遠東另有十萬雄師處於傷害中,不撤兵的話一旦那十萬軍隊被擊潰,那麼俄國在滿洲和遠東地區就冇有多少兵力,海內的環境也不答應從歐洲調兵,如果華軍隨掉隊犯滿洲和海蔘崴,拿甚麼來抵當?

與批示層再次研討一番輿圖,並將作戰打算覈實一遍,試圖尋覓打算中的縫隙。這是蔣方震擔負師長後的第一仗,也乾係到第二次北伐的終究成果,容不得半點不對。

當然,兒玉源太郎也曉得這個打算過分抱負化,不過這場戰役本來就是打賭性子,能夠完成第二階段的戰役,就算盟軍勝利,起碼能夠將戰線保持在黃河一線。至於高強度戰役的耗損,司令部是如許安排的,糧草等物質當場籌集,兵器彈藥中,北洋軍第一個人軍最充沛,是以被安排在第一線賣力耗損華軍兵力。日軍和俄軍物質相對不敷,被安排在第二階段策動反擊戰役,在彈藥耗損結束之前達成戰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