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3頁/共4頁]
“貴國與我國曾經存在龐大的分歧,也曾將衝突付諸於暴力,但究竟表白我們之間完整能夠求同存異,用好處將兩國緊密連絡起來。本人代表華國和呂梁總統向輔弼大人承諾,英國在遠東和印度洋的好處將獲得包管,華國冇有進軍澳大利亞、印度洋和東南亞的籌算,現在冇有,將來也不會有!”
石油還好一點,華國在海內逐步擴大的石油開采範圍能滿足海內百分之八十的需求,在菲律賓新發明的油田也即將投產,一旦戰役發作,華國便能夠在短時候內占據東南亞,馬來亞地區也有英國人的油田在1909年初建成,根基上能滿足海內的需乞降大範圍戰役的需求。
最關頭的行動是,英國將中東地區運往華國的石油運輸線反對一半,通過如許向華國收回信號――你如果進犯我的殖民地,就要麵對運輸線被截斷的傷害。不但是石油,華國另有大量商船通過印度洋、馬六甲等航路,彆的澳大利亞出產的礦石也將被英國人截斷供應――除非與英國策動全麵戰役!
這名身材高大矗立、蓄著八字鬍的日耳曼人喜好捲菸的味道,不但那隻菸嘴時候不離手,還非常喜好辦公桌上那隻銀菸灰缸,菸灰缸上有個槍彈洞眼,每逢來訪的客人問及這個洞眼的來源,他都會放聲大笑:“我是一隻不祥之鳥,我派駐土耳其,土耳其鬨了場反動;我到中國,又碰上了義和團。這個洞眼就是他們的一顆槍彈從窗外飛出去的。”
梁敦彥不滿的恰是這一點,既然與美國撕破臉皮,為甚麼不一口氣吃下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為甚麼不一口氣兼併敷裕非常的澳大利亞?他是合格的交際官,卻冇有弘遠的計謀目光,當然,呂梁也冇有那麼長遠的目光,不與協約邦反目是他的幕僚的主張,也獲得了軍方的承認。
獲得梁敦彥答覆的阿斯奎斯歡暢得將其送出門外,他當然不會信賴梁敦彥的承諾,國與國之間即便簽訂紙麵上的和談都會將其等閒地撕毀,更彆說口頭上的承諾。阿斯奎斯的目標隻是探明華國的籌算,為英國爭奪時候罷了,當英國水兵再次強大並從歐洲抽身時,不消華國出兵,英國就會完整處理這個大費事!
是以比利時輔弼要求德國公使貝洛作出德國毫不侵犯比利時的承諾,直到2月30日下午,貝洛對斯霍拉特的要求默不出聲已經滿二十四小時。阿爾貝國王決定以小我名義向德皇威廉一世作最後一次號令。(未完待續。)
當得知華國艦隊偷襲橫須賀並毀滅大部分美國承平洋艦隊戰艦後,英國立即想到華國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