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辛亥之鋼鐵基地 - 第四百九十八章

第四百九十八章[第1頁/共4頁]

當華軍提出南亞獨-立自治的時候,英國人在南亞的統治崩潰了。疆場上,東北方向協約國的主力被華軍毀滅,上百萬印度兵士成為華軍的戰俘,英軍丟掉南亞地區最大的作戰個人,其他地區就像剝了蛋殼的雞蛋等候華軍吞嚥。

當南亞戰役順利停止的時候,華國水兵的戰艦呈現在阿拉伯海,並對霍爾木茲海峽地區的英軍陣地大肆傾斜彈藥。隨後一個團的水兵陸戰隊兵士登上海塞,並敏捷擊潰這裡一個營的英軍兵士,占據這裡的海防工事。緊接著十幾艘掃雷船進入海峽斷根停滯,華軍印度洋艦隊的戰艦順利進入波斯灣,伴同而來的另有一個步兵師的大量軍事物質。

澳洲大陸、承平洋島嶼、中南半島、東南亞群島、南亞大陸、阿拉伯地區,當華國的權勢敏捷擴大,並占有天下四分之一擺佈地盤的時候,德國人還在東歐平原上遲緩挪動。德皇威廉二世已經開端對陸軍停頓的速率感到不滿,即便火線常常傳來克服仇敵的好動靜――德軍北方集群兵臨聖彼得堡城下,毀滅仇敵十五萬,並在春季守勢中占據聖彼得堡;芬蘭獨立並插手同盟國,德國人完整節製了波羅的海;中路集群獲得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合圍並毀滅包抄圈內的三十一萬俄軍兵士,以後通往莫斯科的門路上一片開闊;南邊集群與奧斯曼軍隊相互共同,毀滅俄軍三十萬,逼近高加索地區。

戰役開端後通往華國的中東石油斷絕,英國人試圖奪回科威特地區,這裡但是中東最大的油地步點地,出產的原油占有中東石油出口份額的一半以上。為了一戰勝利,英國人從伊拉克、印度、沙特,乃至埃及等地集結三十萬雄師,此中大部分是殖民地軍隊。一是為了篡奪油田,二是穩固中東防備力度,降落中東存在的風險,這裡算是協約國的大火線了。並且華屬科威特與華國相距甚遠,海上航道斷絕後根基與海內落空聯絡,華國的長途轟炸機和運輸機的航程也不敷以到達科威特。

操縱精銳步兵和強大火力耗損英軍銳氣,華軍獨一的矯捷軍隊――第二十二機器化步兵旅操縱大量的裝甲車、半履帶式裝甲車、卡車等主動反擊,在空軍窺伺的幫忙下,尋覓英軍虧弱地點,像一把鋒利的尖刀一樣插出來,並用力攪拌,給英軍形成龐大傷亡後敏捷後撤,在仇敵反應過來並反包抄之前撤退。

見華軍援助到達,英軍崩潰,怯懦怕事的殖民地軍隊最善於的就是見風使舵,這也是小國的特性――他們隻能在大國之間矯捷求生。局勢就是華國即將節製中東戈壁,英國人式微,將會被華國趕出去,從命華國纔是保持權力和權勢的最好體例,並且華國提出的一係列前提也是本地權勢冇法回絕的。

三個月內華軍進入德乾高原南端、西北戈壁地帶和北方華國邊疆,一個機器化步兵旅呈現在阿富汗邊疆,對中東地區虎視眈眈。三十多萬英國人成為華軍俘虜,這此中大部分是衣冠楚楚的布衣和所謂的貴族,不過將來在戰俘營和修建工地上,這些人的名流風采將會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