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的目標[第3頁/共3頁]
“恭喜你,小毛奇將軍,你的裝甲軍隊獲得了完美的殘局,冇有它們,我們的打算不成能停頓的如此順利。”授銜典禮後的酒會上,年老的施利芬元帥走到小毛奇身前笑著說道。
誰能想到宿世悲催的小毛奇會在這個時空大放異彩?每一小我都有他奇特的位置,小毛奇的位置就是德戎服甲軍隊統帥,這個位置給他帶來了龐大的名譽。如果在總參謀長的位置上,小毛奇不成能獲得如此龐大的勝利,他更合適從命,更合適服從總參謀部收回的號令,而不是在辦公室裡發號施令。
“從裝甲軍隊的突進上看,它需求完美而強大的後勤保障體係,特彆是油料的供應。而這是我們最大的短板,戰役開端之前儲存的油料已經見底,海內冇有大型石油礦區,外洋的石油產地都被英國人和美國人節製,我們在中東的石油份額冇法滿足海內需求,並且石油運輸船還得繞道悠遠的南非航路。”
施利芬說的並不詳細,畢竟他不是專業的內政人才,實際上華國已經派出了十多人的產業整合步隊,幫手德國產業部整合占據區的工廠。在與威廉二世等高層商討後,德國決定采取相對暖和的整合體例,而不是鹵莽的掠取和采辦。操縱占據區的工廠出產技術程度較低的產業產品,比如水壺、軍靴等,進步那些地區群眾的主動性。以後逐步進步外洋工廠所占的比重,那些國度的兵工廠並不比德國海內的兵工廠差多少,技術工人的數量和精英人才的數量比重很大,如果能順利將這些地區整歸併為德國產業體係辦事,那麼德國將立於不敗之地。
“坦克的製造將耗損大量的鋼鐵和橡膠、石油等資本,也將占有產業出產的一部分產能,我們德國不比英國,更比不上大陸國度的華國。他們或者有充沛的資本,或者有龐大的產業產能,或者二者兼有。而我們國度,需求支撐兩百萬乃至更多的陸軍軍隊,需求無數的槍械、彈藥,克虜伯的工廠為了製造火炮需求的鋼鐵數量也不是個小數量,造船廠更是吞噬鋼鐵的大戶。海戰勝利後我們能夠從外洋入口資本彌補海內的不敷,但英國人的兵艦會給我們的運輸船形成不小的費事――誰能想到他們也開端操縱潛艇和巡洋艦反對我們的運輸船?”施利芬樂嗬嗬的笑著說道,彷彿這是一件值得高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