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律涼城(下)[第2頁/共3頁]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無一不是如此。”
一年南邊大水頻發,當時朝廷欲於律涼城外建壩,隔絕大水於律涼處,且欲將官道改於他處,這於許很多多的百姓而言,幾如好天轟隆。
瞳瞳歡樂一笑:“本來如此,爹爹真好,最最最喜好爹爹了……”她撲進蘇伏懷中撒嬌。
蘇伏忙製止他道:“子龍,是我出言不遜在先。喝完我們便入城罷,閒事要緊。”
世人灰溜溜分開茶攤,回到馬車上,瞳瞳忍不住收回清脆笑聲,咯吱咯吱道:“爹爹,那位大叔想必便是受了梁公義恩德的百姓的先人呀,當場便氣壞了,不然斷不敢與爹爹如此說話。嘻嘻嘻……”
而若在灕江城外建壩,今後退去數千裡地區,沿著灕江兩岸餬口的百姓將蒙受前所未有的災劫。
“猖獗!我家老爺是甚身份,怎是戔戔凡俗天子可比?”九命貓眼一瞪,頓令那官員嚇得一個顫抖。
思及此,他對勁地斜睨一眼趙雲,豈料後者看也不看他。
趙雲去開了門,倒是一個頭戴烏紗的官吏點頭哈腰出去,躬身,奉承笑著道:“下官劉金水,特來驅逐劍齋上使,陛下有言,若上使有事尋他,他可親身來見上使。”
巧的是,梁晁並非青州人,而是神州大康國之人。當時大康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梁晁一家遠赴青州出亡,不想是以代代於此定居。
帶刀甲衛不敢怠慢,忙帶著人撤開,待趙雲駕車而去,他對著本技藝下私語兩句,部下點點頭,獨自去了。
梁公義便夥同很多同好,捐募財帛,耗時七載建了這麼一座橋梁,聽聞還請了兩大聖地仙師脫手。
“羅教頭,轉頭請你吃酒,目下另有急事……”劉金水滿麵盜汗。
名籍在蘇伏宿世,乃是籍貫的意義。
蘇伏瞪了一眼九命,道:“這我的妖仆,他隻是隨便說說罷了,你們不消在乎,劉大人還是快點帶路罷。”
蘇伏對於大律感觀欠佳,隻甩出一個令牌,其上刻印著古體字‘劍’,與劍令分歧,隻是淺顯材質罷了。
奔騰的灕江主水道,最寬有六十多丈,如此寬的水道天然不成能一蹴而就,乃是曆代王朝更迭,一點點發掘而出。
如雷喝聲頓引髮禁軍重視,有一隊巡查軍便過來,見是劉金水,忙施禮道:“劉校尉,敢問這些人是?”
這時蘇伏等人下了馬車,橋上人來人往,小販與路人,另有酒坊店鋪,鮮明已構成一個非常繁華的集市。
梁晁,表字公義,為人急公好義,是個頗仗義的男人。梁家來青州出亡,帶了很多金銀,以此經商,倒成了大戶。
蘇伏聞言非常不測,淡然道:“不必了,若你有暇,便引我去見天子罷,我確有事尋他,私事!”
尋了個僻靜的茶攤,蘇伏望著滾滾的灕江水,將文籍記錄關於梁公義的故事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