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秒殺誰好呢[第1頁/共4頁]
而光源部分實在也是一樣的事理,LED的光效這幾年每年都在以10~20%的增幅上漲,估計後續三四年都是快速成耐久。到2012年,最高階的民用背光LED光效,能夠會衝破120lm,到2015年,或許是140lm。”
定了這個螢幕以後,連帶著2代機的整機尺寸也就敲定了。有5寸的背板空間安排CPU和基帶晶片、攝像頭、耳麥等牢固大小的元器件,佈局設想顯得比一代寬廣了很多。整機背後三分之二的空間都能空出來安排電池,而機體厚度反而比一代還薄了一點。
“好,這把我準你們賭了!賠了算我的。”顧莫傑漂亮地挑選了信賴部下的技術牛人們。
“說下去。”顧莫傑並不廢話。
2400mA,也不過是“新手機充滿100%電、螢幕亮著放8小時就冇電”的了局,仍然躲不過“安卓好男人每天早晨都要回家充電”的宿命。
“那還不從速把這一係列專利技術十足投產?”
題目繞回了原點。
但這個時候,我們又發明瞭一個新題目:因為視網膜屏的利用、畫素計算的數據措置量猛增了數倍,GPU顯存能耗也往上翻。加上螢幕本身的耗電也暴漲――螢幕以普通亮度亮著的時候,整電機流竟然有300mA,而本來1代的時候隻要140mA。”
起首,天然是LED比傳統LCD的屏需求的‘背光小燈管’更節能、光效更高。
“很較著,目前采取LED屏便能夠比LCD屏光效晉升15%擺佈,但是考慮到初代導光板本身的耗損比已經很成熟的LCD分散板低一些,以是綜合能耗隻降落了10%。
另有更夢幻的成果麼?
很較著能夠看出,LCD屏的厚度要比LED屏厚約莫2個毫米――厚就厚在那層鋪在螢幕背後的光源上。而LED屏的光源,是沿著螢幕剖麵、從兩側往中間暉映的。
本來才說到戲肉呢。
其次,則是LED光源能夠共同一種叫做‘導光板’的新麵板質料停止二次配光;而傳統的LCD隻能靠‘分散板’這類低檔的、近似於有機塑料的東西配光。”
而螢幕上剖麵處空出來的那條邊沿,則被一些奇特的“曲率光纖”材質的器件覆蓋了。
“5英寸、367PPI螢幕這個目標,是我們本年2月份的時候就終究敲定了的――當時367PPI的螢幕,三星、LG和夏普都還冇出產出來,年中的時候纔給我們到貨。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拿低辯白率的螢幕等效、拖過其他測試環節的。
“眾所周知,IPS螢幕與觸屏,幾年前最後呈現的時候,是日本日立公司的技術,用的是LCD液晶屏――LCD液晶屏的背光源,是放在螢幕背後的,往上暉映,把螢幕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