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可憐的101師團[第6頁/共6頁]
幾個尖兵看著飯塚國五郎演出,越看越彆扭,弟兄們分歧以為,這鬼子太出風頭了,得經驗經驗他。隻是可惜間隔太遠,他們手裡冇炮,漢陽造又夠不著。
三八大蓋兒,本日本造三八式步槍,因為槍機上有一個防塵罩而得名,侵華日軍步兵的標準設備,射程遠,射擊精度高,飯塚地點的阿誰高地,漢陽造打不著,三八槍的射程但是恰好合適。
9月9日中午,第6師團的先頭軍隊攻入黃梅縣城,岡村寧次的判定彷彿成為了實際!黃浩然在黃梅地區所做的統統不過是虛張陣容,第25個人軍並不在這一地區。
戰時的兵源彌補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講都是相稱首要的大事。在這一方麵,中國遠不及日本。抗戰發作以來,中國軍隊常常是打殘一支再換上另一支,從而形成疆場上頻繁變更交代,批示體係混亂。而日軍方麵全然分歧,其疆場彌補體係非常完整,依托著日本海內的預備役軌製,日軍能夠使火線的軍隊始終齊裝滿員!第 101 師團現在的環境就是如此。固然插手了超越軍隊半數的彌補兵員,但戰役力卻幾近冇有遭到影響!
因而,中國尖兵發明遠處有一個燈膽似的東西在那邊又吼又叫,又躥又跳,定睛細看——哦,本來是個鬼子啊!
此時飯塚國五郎麵對的是中國陸軍第160師,師長華振中,這是廣東粵軍獨一一支也戴鋼盔的軍隊。兩邊在東孤嶺浴血苦戰,飯塚國五郎曾經帶著他的聯隊持續策動了15次打擊,仍然冇法拿下中國軍隊的防地,損兵折將。
記者的目光到底是和凡人不一樣啊,他們分歧以為疆場上蓄鬚的甲士具有奇特的魅力。這些日本記者明顯也是想讓飯塚的形象天下雋譽揚,因而就建議飯塚國五郎給他們擺幾個外型,拍些照片拿歸去給東京的老鄉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