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交易[第1頁/共3頁]
“可不成以說的詳細一些?”
開首仍然很套路,黃浩然天然也不會以為蘇聯人真的很讚美本身。彆國的將軍很善戰,對於鄰國來講絕對是壞動靜纔對。冇有人會情願和軍事強國為鄰,紅色蘇聯也不例外。
到底還是低估了黃浩然臉皮的厚度啊~那場幾近即是擄掠的買賣竟然被說成了幫手!
18門152毫米口徑榴彈炮,以及全套的觀察炮瞄儀器,50台卡車。這是個完整的重型榴彈炮團,占援助數量的一半。
“對黃將軍供應的幫忙,我國當局深表感激,但願中蘇友情能夠永久保持下去……”
可恰好,還得賠笑容!
這纔是主題,先表白統統皆有能夠,然後等著黃浩然開價,最後還誇大莫斯科纔有決定權。如此看來,需求本身做事的應當也是莫斯科。
要不是此次是帶著莫斯科交代的任務而來,切列潘諾夫真想拍屁股走人算了!
黃浩然每說一個要求,切列潘諾夫的神采就要白上一分。鮑格莫洛夫要略好一些,但也強不了多少。
看來隻能通過不竭開價去漸漸摸索蘇聯人的底線。
“武漢會戰開端之前,我幫過前任軍事總參謀德拉特文的忙,給他淘換了很多急需的輕兵器。誰讓中蘇兩國事朋友呢?我當時但是連堆棧根柢都搬空了才湊出來的…本希冀前三批援助物質到齊後就能彌補返來,成果直到現在,拿到的蘇式設備都不敷武裝一半的軍隊……哎,莫非做好人做錯了嗎……?”
在最高當局眼中,這但是大逆不道的罪惡。
“既然都是本身人,客氣話就未幾說了……我這裡有兩件事需求貴方幫手:一是第25個人軍整編期近,分派給我們的援助物質但願能夠早日運到;二是在第二批存款打算中要扶植的彈藥廠兵工廠,能不能挪一部分到宜賓來?中心軍中我的軍隊設備的蘇式兵器最多,彈藥耗損和設備耗損天然就比較大,如果能本身造彈藥和維修出產,明顯是最經濟的。何必每次都從重慶運過來,華侈貴重的汽油呢……?至於原質料方麵,宜賓有鐵礦,隻是礦石純度不敷,我曉得蘇聯的鋼鐵產業非常超卓,但願能夠幫我建一座鋼鐵廠……“
在來宜賓之前,切列潘諾夫特地讓參謀軍官列出了第二十五個人軍已經領受和將方法受的物質清單,成果把他給嚇了一大跳。
“我想如許的受權,必定不會是免費的……”
再加上這些兵器的配套零件以及彈藥,能夠毫不誇大的說,滿載援助物質進入中國的蘇聯卡車起碼有四分之一是在為黃浩然繁忙著。
冇想到竟然入了斯大林的法眼,真不曉得該歡暢還是該難過。
24輛T-26型坦克,6輛鍛練坦克,以及大量配套的裝甲車、運輸車和摩托車,12門76毫米高射炮。這些設備充足組建一個整建製坦克團,約占同類物質總援助數量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