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荀子 - 第23章 正名

第23章 正名[第2頁/共4頁]

名無固宜,約之以命,商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商定俗成,謂之實名。名有固善,徑易而不拂,謂之善名。

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異形離心交喻,異物名實玄紐,貴賤不明,同異不彆;如是,則誌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廢之禍。故知者為之彆離製名以指實,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貴賤明,同異彆,如是則誌無不喻之患,事無困廢之禍,此所為馳名也。

有嘗試深觀其隱而難者:誌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內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過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內恐者,無之有也。心憂恐,則口銜芻豢而不知其味,耳聽鐘鼓而不知其聲,目視黼黻而不知其狀,輕暖平簟而體不知其安。故向萬物之美而不能嗛也。假而得間而嗛之,則不能離也。故向萬物之美而盛憂,兼萬物之美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攝生也?粥壽也?故欲養其欲而縱其情,欲養其性而危其形,欲養其樂而攻其心,欲養其名而亂其行,如此者,雖封侯稱君,其與夫盜無以異;乘軒戴絻,其與無足無以異。夫是之謂以己為物役矣。

後王之成名: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遠方異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

凡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於三惑者矣。故明君知其分而不與辨也。夫民易一以道,而不成與共故。故明君臨之以埶,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論,禁之以刑。故民之化道也如神,辨說惡用矣哉!今聖王冇,天下亂,奸言起,君子無埶以臨之,無刑以禁之,故辨說也。實不喻,然後命,命不喻,然前期,期不喻,然後說,說不喻,然後辨。故期命辨說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業之始也。名聞而實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麗也。用麗俱得,謂之著名。名也者,以是期累實也。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辨說也者,不異實名以喻動靜之道也。期命也者,辨說之用也。辨說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經理也。心合於道,說合於心,辭合於說。正名而期,質請而喻,辨異而不過,推類而不悖。聽則合文,辨則儘故。以正道而辨奸,猶引繩以持曲直。是故邪說不能亂,百家無所竄。有兼聽之明,而無矜奮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說行則天下正,說不可則白道而冥窮。是賢人之辨說也。詩曰:“顒顒卬卬,如圭如璋,令聞令望,豈弟君子,四方為綱。”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