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夜宴2 - 27|9.14

27|9.14[第1頁/共5頁]

就因為《山海經》是一部綜合各種知識而顯得龐雜的古籍,以是,自古以來對它的性子眾說紛繁,而對它做的目次學分類也不同一。西漢劉歆在《上<山海經>表》中論其性子說:“內彆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蟲豸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以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看作是地理書。而後的曆代史籍目次很有同其說者,如《隋書·經籍誌》等,就把它列上天理類。東漢班固在《漢書·藝文誌》中,把《山海經》歸入數術略形法家之類,看作是巫卜星相性子的書。而後也不乏同其說者,如《宋史·藝文誌》就把它列入五行類。明朝胡應麟在《四部正訛》中說:“《山海經》,古之語怪之祖。”看作是神怪之類的書。清朝官修《四庫全書總目》在回嘴了諸家的說法和歸類後,以為“覈實定名”,應是“小說之最古者”,又看作是小說性子的書。清末張之洞在《書目答問》中,把《山海經》列入古史類,則看作是史乘。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把《山海經》稱作“古之巫書”。就《山海經》的性子及其成書來講,魯迅的結論是肯定不移的。

現存之《山海經》總計十八篇,從其外殼佈局看,大抵可辨彆為《山經》和《海經》兩個部分。而聯絡到它的內容,又可分彆得更加詳細。即《五臧山經》五篇,地理範圍是中原之地,內容多記山川地理,奇特的植物、植物、礦物,祀神的典禮和祭品、祭器,偶然亦寫諸山山神的形貌、職司和神力;《外洋經》四篇,地理範圍較《山經》為廣,內容多記外洋各國的異人異物,也記錄了一些陳腐的神話傳說,如誇父追日、刑天斷首等;《海內經》四篇,不但雜記海內的奇異事物,如崑崙氣象、建木形狀、巴蛇和貳負等狀況,同時兼記一些國度和民族,還寫帝王的世係,器物的發明締造,如帝俊的後嗣番禺發明舟,吉光發明車,晏龍發明琴瑟,又均是最早的鍛工,炎帝的後代鼓延發明鐘,並且作了樂曲等等。

產生於明朝的章回小說《封神演義》和清朝的長篇小說《鏡花緣》,讀者常常被此中的奇異故事所吸引,從而對作者的豐富設想力佩服不已。但可曉得,書中的故事素材和藝術構思,很多是取自《山海經》的,而作者的設想力也多受《山海經》的開導。如此等等,《山海經》的魅力自當不言而喻。那麼,詳細的魅力安在呢?在於《山海經》豐富而奇異的內容,舉凡當時人所能聽到的、所能見到的、所能熟諳到的、所能設想到的統統事物,無不記錄。如大大小小的山丘河道,形形□□的花草樹木,神裡神情的半人半神,怪裡怪氣的半人半獸,瑰麗多彩的金石礦物,奇形怪狀的禽鳥野獸,竄改莫測的神話傳說,各種百般的國度群眾,奧秘的祭奠,古怪的裝束,奇特的病症,靈驗的藥物,味美的食品,毒人的野味,超乎常理的日月,高出常情的工藝,上古帝王的世係,傳聞不一的古史……的確就是當代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