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一路向西[第2頁/共4頁]
不得不說,奇葩的人老是有奇葩的思路!
最起碼仁川港的統統販子們能夠證明這一點!
而改朝換代,在朝鮮國官方的影響,也冇有引發甚麼波瀾。究竟上,朝鮮李朝的統治並冇有這些高高在上的君臣們設想的那麼安定。東江軍的兵威到各地宣講了一圈,一看是這等威勢的中原王師,官方的情感就很快穩定了!朝鮮多年的漢化教誨,讓官方的百姓們都覺得本身本就是中原人,既然是中原人來管,那就冇有甚麼,更何況,這甚麼都冇有變不是嗎?
而本來暗中另有些念想的朝鮮君臣們很快的發明,這股戰力刁悍之極的天朝軍兵並不是中原大明朝的管束,而是一個陌生的外洋華人國度的部屬,立時大呼不利。隻是這個時候,漢城的上高低下很快的被東江軍嚴加節製,這些人們已經弄不起甚麼風波來了!
“殿下!您現在還想往那裡跑!當時倭寇入侵,是中間靠著我們的宗主大明天朝,宣祖爺總算是有個念想,但是現在,是朝廷的天軍過來,我們另有甚麼能夠依托的。是東虜?還是倭寇,這但是歪曲祖宗的事情啊,千萬不成行!
“天軍來了,天軍來了!”隻恨本身跑的不快!
當然,這些都是後事了!現在的景象是,第二天中午,重新解纜的陸戰隊終究在離漢城四十裡地的處所,行軍的途中碰到了朝鮮工頭大將折衝將軍金仁煥帶領的趕往仁川聲援的三千朝廷雄師!
……
就如許戔戔兩個月不到的工夫,漢城淪陷,朝鮮投降!RS
大明朝崇禎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十月,李哲麾下東江軍攻占漢城,朝鮮君臣束手而降,接下來的事情,在朝鮮君臣們的共同下停止的很順利,田土賬冊甚麼的,一一到手。而這些朝鮮的官員們一時候也冇有大改,順順利利的就過分了。
碰到這等景象,李倧當即就想學著他的祖爺爺,撒丫子逃竄再說,誰知中間的大臣們的話,立即將他的籌算給擊破了!
是以,當陸戰隊三輪炮響結束,將朝鮮軍陣列打得崩亂,然後陸戰隊的線性陣列排槍戰術展開打擊的時候,朝鮮的這一批雄師就立即士氣崩潰,繼而潰不成軍了。
仁川之以是這麼輕鬆的淪陷,是因為近些年來朝鮮更加的兵事廢弛,全部黃海海疆都已經交給了大明朝的水軍戍守,朝鮮自家隻要在最南端保持了一些戒備倭寇的兵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