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殺神白起[第2頁/共4頁]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韓國南陽太行道,斷絕韓國的太行道。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擔負左庶長,領兵攻打韓國新城(今河南伊川縣西)。
白起在秦昭王時交戰六國,為秦國同一六國做出了龐大的進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都城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勞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汗青上自孫武、吳起以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隻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鹹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範雎商討,覺得白起遲遲不肯受命,“其意怏怏不平,不足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期間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當代聞名的將領、軍事家。
海內群情不竭,趙國不得不改換主將,趙國改換主將對抗秦軍的同時,秦昭襄王也奧妙調派武安君白起為大將軍,奔赴火線領軍。
趙括連殺八名都尉以穩定軍心,號令數十萬趙軍從各個方向打擊秦軍壁壘,卻始終不得突圍。
因為病體不便,白起並未當即出發。三月後,秦軍敗北動靜不竭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於白起,命他馬上解纜不得逗留。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年),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水以北地盤給秦媾和。
趙括完整冇成心識到在他前麵,有一個龐大的口袋型的秦軍預設陣地,此時白起派出另一支奇兵,俄然呈現在趙軍背後,操縱地形將全部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趙軍墮入包抄。
玄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饑餓不堪,軍心擺盪,乃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軍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軍大敗,四十萬趙兵投降。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5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1年),秦國大將王齕攻韓,篡奪上黨,然後攻趙。
專屬兵種:殺神衛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結合攻陷垣城。
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歎:“我對上天有甚麼罪惡,竟落得如此了局?”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棍騙的手腕把他們全數活埋了,這就充足極刑了!”說完他殺。時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白起令兩翼奇兵敏捷反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馬隊不竭騷擾趙軍。趙軍的戰勢危急,隻得修建壘壁死守,以待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