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依然女生呀呀嘿 - 顧阿秀喜舍檀那物 崔俊臣巧會芙蓉屏

顧阿秀喜舍檀那物 崔俊臣巧會芙蓉屏[第1頁/共11頁]

詩曰:

少日風騷張敞筆,寫生不數今黃筌。芙蓉畫出最鮮妍。豈知鮮豔色,翻抱死生緣?粉繪苦楚餘幻質,隻今流落有誰憐?素屏孤單伴枯禪。此生緣已斷,願結再生緣!——右調《臨江仙》。

垂垂東方亮了,略略膽小了些。眺望林木當中,有屋宇暴露來。王氏道:“好了,有人家了。”吃緊走去,到得麵前,昂首一看,倒是一個庵院的模樣,門還關著。王氏欲待叩門,內心想道:“這裡頭不知是男僧女僧,萬一敲開門來,是男僧,撞著不學好的,非禮相犯,不是才脫天羅,又罹地網?且不成冒昧。老是天已大明,就是船上有人追著,此處有了處所,能夠叫喚求救,須不怕他了。隻在門首坐坐,等他開出來的是。”斯須之間,隻聽得裡頭托的門栓晌處,開將出來,乃是一個女僮,出門擔水。王氏心中喜道:“元來是個尼庵。”一徑的走將出來。院主出來見了,問道:“女娘是那邊來的?大朝晨到小院中。”王氏對驀生人,未知好歹,不敢把實話說出來,哄他道:“妾是真州人,乃是永幕崔縣尉次妻,大娘子凶悍非常,萬般吵架。剋日家主離職歸家,泊舟在此。昨夜中秋弄月,叫妾取金盃喝酒,不料偶爾失手,落到河裡去了。大娘子大怒,發願需求置妾死地。妾自想料無活理,乘他睡熟,逃出至此。”院主道:“如此說來,娘子不敢歸舟去了。故鄉又遠,若要彆求匹偶,一時也未有其人。孤苦一身,那邊安設是好?”王氏隻是抽泣不止。

王氏問得明白,記了顧阿秀的姓名,就提筆來寫一首詞在屏上。詞雲:

卻說高公明日密地叫當直的請將郭慶春來,問道:“前日所惠芙蓉屏,是那邊得來的?”慶春道:“賣自城外尼院。”高公問了去處,彆了慶春,就差當直的到尼院中細心查問:“這芙蓉屏是那邊來的?又是阿誰題詠的?”王氏見來問得蹊蹺,就叫院主轉問道:“來問的是那邊人?為何問起這些原因?”當直的回言:“這畫現在已在高府中,差來問取來源。”王氏曉得是官府門中來問,或者有些機遇在內,叫院主把實話答他道:“此畫是同縣顧阿秀舍的,就是院中小尼慧圓題的。”當直的把此言答覆高公。高公心下道:“隻須賺得慧圓到來,此事便有下落。”出來與夫人商討定了。

畫筆詞鋒能偶合,相逢猶自墨痕香。

不幸縣尉孺人,忽作如來弟子。

高公見他說罷,曉得是衣冠中人,遭盜流落,深不異情。又見他字法精好,儀度雍容,便故意看顧他。對他道:“足下既然如此,目下隻索付之無法,且留吾西塾,教我諸孫寫字,再作事理。意下如何?”崔俊臣欣然道:“磨難當中,無門可投。得明公提攜,萬千之幸!”高公大喜,延入內書房中,即治酒相待。正歡飲間,俄然抬開端來,剛好前日所受芙蓉屏,正張在那邊。俊臣一眼瞟去見了,不覺泫然垂淚。高公驚問道:“足下見此芙蓉,何故悲傷?”俊臣道:“不敢欺明公,此畫亦是舟中所失物件之一,便是英本技藝筆。隻不知何得在此。”站起家來再者看,隻見有一詞。俊臣讀罷,又感喟道:“一發古怪!此詞又便是英妻王氏所作。”高公道:“如何曉得?”俊臣道:“那筆跡向來認得,且詞中意義有在,真是拙妻所作無疑。但此詞是遭變後所題,拙婦想是未曾傷命,還在賊處。明公推究此畫來自何方,便有個按照了。”高公笑道:“此畫來處有因,當為足下任捕盜之責,且不成泄漏!”是日酒散,叫兩個孫子出來拜了先生,就留在書房中住下了。自此俊臣隻在高公門館,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