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寶相術動名卿 鄭舍人陰功叨世爵[第1頁/共7頁]
昔年在此拾遺金,襤褸身軀乞丐心。
或過山林,聽樵歌於雲嶺;又經彆浦,聞漁唱於煙波。或抵村落,卻遇販子。才見綠楊垂柳,影迷幾處之樓台;何堪啼鳥落花,知是誰家之院宇?看處有無窮之景色,行時有不儘之奔走。
清楚指與永活路,爭奈民氣著處迷!
善甫厥後位至三公,二子曆任顯宦。前人雲:“積善有惡報,積惡有惡報。積善之家必不足慶,作歹之家必不足殃。”恰是:
張客人茶坊吃茶。茶罷,問茶博士道:“其間有個林上舍否?”博士道:“上舍姓林的極多,不知是阿誰林上舍?”張客說:“貫道齋,名積字善甫。”茶博士見說:“這個,便是個好人。”張客見說道是好人,心下又放下二三分。張客說:“上舍多年個遠親,不相見,怕忘了。若來時,相指引則個。”正說不了,茶博士道:“兀的出齋來的官人便是。他在我家寄衫帽。”張客見了,不敢冒昧。林善甫入茶坊,脫了衫帽。張客方纔向前,看著林上舍,唱個喏便拜。林上舍道:“男兒膝下有黃金,如何拜人?”當時林上舍不識他有甚事,但見張客簌簌地淚下,哽嚥了說不得。歇定,便把這上件事一一細說一遍。林善甫見說,便道:“不要慌。物事在我處。我且問你則個,內裡有甚麼?”張客道:“布囊中有錦囊,內有大珠百顆。”林上舍道:“多說得是。”帶他到安息處,取物交還。張客瞥見了道:“這個便是,不肯都得,但隻覓得一半,歸野生膳長幼,感戴恩德不淺。”林善甫道:“豈有此說!我若要你一半時,須不沿路粘貼手榜,交你來尋。”張客再三不肯都領,甘心隻領一半。林善南堅執不受。如此數次相推,張客見林上舍再三再四不受,感戴洪恩不已,拜謝而去,將珠子一半於市貨賣。賣得銀來,舍在馳名梵刹齋僧,就與林上舍建立生祠扶養,酬謝還珠之恩。善甫厥後一舉落第。詩雲:
十裡俄驚霧暗,九天倏睹星明。幾方商旅卸行裝,六級浮圖燃夜火。六融飛鳥,爭投棲於樹杪;五花畫舫,儘返棹於洲邊。四野牛車皆入棧,三江漁釣悉歸家。兩下招商,俱說其間可宿;一聲畫角,應知前路難行。
詩曰:
饑餐渴飲,夜住曉行,無路登舟。不但一日至蔡州,到個去處,天氣已晚。但見:
還金一舉堪誇羨,善念方萌己脫胎。
陰功獲福向來有,始信時名不浪稱。(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京華重憶主情麵,一見袁公便起驚。
兩個投宿於旅邸,小二哥接引,揀了一間寬潔屋子,當直的安設了擔杖。善甫稍歇,討了湯,洗了腳,隨分吃了些晚食,無事閒坐則個。不覺早點燈,交當直安排宿歇,來日早行,當直王吉在床前打鋪自睡。且說林善甫脫了衣裳也去睡,但覺有物痛其背,不能睡著。壁上有燈,尚猶未滅。遂起家揭起薦席看時,見一布囊,囊中有一錦囊,中有大珠百顆,遂收於箱篋中。當夜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