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司戶千裡遺音 蘇小娟一詩正果[第3頁/共8頁]
君住襄江妾在吳,無戀人寄有情書。
如此五年後,因三月終旬,恰是九旬日春光已滿,伉儷二人設酒送春。對飲間,文姬忽取筆硯題詩雲:
仙家無複亦無秋,紅日清風滿翠樓。
故意已解相思死,況複留意念連理。
小娟見姐姐至心待趙太學,自也經常存一個揀人的動機,隻是未曾有其中意的。盼奴體著小娟意義,也經常替他留意,對太學道:“我這妹子脾氣極好,終久也是良家的貨。他日你若得成名,完了我的事,你也替他尋個好主,不在了我姊妹一對兒。”太學也自愛著小娟,把盼奴的話牢服膺在內心了。太學雖在盼奴家來往情厚,未曾破鈔一個錢,反得他幫助讀書,感激他情義,死力發奮。應過科試,公然高捷南宮。盼奴心中不堪歡樂,恰是:
今後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惹桂技香。
司戶自此到差襄陽,一起上鳥啼花落,觸景傷情,隻是想著盼奴。自道一到任所,便托無能之人進京做這件事。誰知到任事忙,倉促過了幾時,孔殷裡冇個得力親信之人,能夠相托。雖是寄了一兩番信,又差了一兩次人,多是不尷不尬,要能不敷的。也曾寫書相托在京朋友,替他脫籍了當,然後圖謀接到任所。爭奈路途既遠,亦且寄信做事,所托之人,不過道是娼妓的事,有緊冇要,誰肯知痛著熱,替你非常當真做的?不過討得封把手劄兒,傳來傳去,動不動便是半年多。司戶得一番信,隻添得悲哭一番,當得些甚麼?
玉皇殿上掌書仙,一染塵心謫九天。
文姬對待畢,大喜道:“此真吾夫也!不然,安曉得我的來處?吾願與之為妻。”即以此詩為聘定,留為佳耦。自此,春朝秋夕,佳耦相攜,小酌微吟,此唱彼和,真如比翼之鳥,並頭之花,歡愛不儘。
小娟讀罷詩,想道:“此詩情義,甚是有情於我。若得他提挈,官事易解。但不知趙院判多麼品德?看他詩句清俊,且是趙司戶的兄弟,多應也是風騷人物,多情種子。”心下遲疑,沉默不語。府判見他沉吟,便道:“你何不依韻和他一首?”小娟對道:“向來不會做詩。”府判道:“說那邊話?馳名的蘇家姊妹能詩,你如何推托?若反麵待,就要斷賠官絹了。”小娟謙詞道:“隻好壓韻獻醜,請給紙筆。”府判叫取文房四寶與他,小娟心下道:“恰好藉此打動他官絹之事。”提起筆來,毫不思考,一揮而就,雙手呈上府判。府判讀之。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