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不安分的老丈人[第1頁/共3頁]
當時太子年幼,職位隨時能夠不保,楊致又突患瘋症,為了製止讓楊家無辜蒙受連累,纔不吝背上悔婚的懷疑斷了來往。近年太子業已長大成人,皇上罷休讓其主理民政很有政績,職位已然安定。沈子通本就是嚴守儒家正統學說的文人,又以擁立太子的功臣自居,怎會不蠢蠢欲動?隻是,農曆武成十年這個一臉慵懶笑意的年青人還隻要三歲,……如何能夠體味到這些不為人知的秘辛?
兒子此次出門近一個月,讓楊炎擔足了心。兒子安然無事返來了就好,兩萬兩銀子也一分未少,那裡還忍心去指責他?見楊致無精打采滿臉怠倦,反而不開口的安撫。
沈子通本身找了個台階道:“賢婿不必急於現在答覆,老夫還會在府上叨擾數日,且漸漸再議。”
沈嚴峻驚:“你如何……。”見秦空雲似笑非笑,剛一開口便知被騙,趕緊改口道:“秦兄,此去長安另有千裡之遙,你我還是商討貨色護送事件吧。”
見沈子通神采陰晴不定皺眉不語,楊致心知誤打誤撞擊中了他的關鍵。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有點斷念眼的大舅子沈重固然被老丈人弄去做了大內侍衛,但他實在不是玩政治的那塊料。反過來勸道:“舅兄勇武樸重,彷彿去軍中生長更加適合。常言道繁華險中求,安然自多福,嶽父無需為小婿操心。”
除了還是打理酒樓以外,偶爾也幫老爺子討租收賬。時已暮秋,閒暇時就揣摩如何改進這個天下的火鍋和配料,以便讓四海樓夏季的買賣再來一個小*。
楊致本能的感遭到,他金陵之行的表示直接促進了婚事的過程。他對沈玉談不上喜好也談不上討厭,以是無所謂喜也無所謂憂。固然和她做伉儷具有相稱的應戰性,但值得光榮的是,起碼沈玉還不是一個名曰賢能淑德、實則暮氣沉沉的老古玩。既然不要不可的話,那好,你來呀!歸正閒著也是閒著。
“真的?”楊炎聞言大喜:“致兒若能得親家提攜保舉,我父子不堪感激!致兒,還不從速謝過你嶽父大人?”
果不其然,酒過三巡沈子通便話鋒一轉:“楊兄教子有方,玉兒畢生有托,老夫極感欣喜。聽聞賢婿文武兼備才乾不凡,好男兒該當胸懷弘願,若一意做個平常大族翁,無異於明珠蒙塵。當今皇上雄才大略,太子勤懇仁厚,賢婿何不投身報效建立一番功業?老夫雖告病賦閒多年,但朝中仍有很多重臣與老夫友情甚篤。賢婿如有誌報國,老夫舉賢不避親,自當修書力薦賢婿至太子門下效力。”
老丈人沈子通宣稱是“路過”信陽,因而“趁便拜訪”。楊炎屁顛屁顛的按最昌大的規格接待親家,楊致對甚麼三書六禮的煩瑣婚儀一竅不通,倒成了坐享其成的安排。兩個老頭的構和空前順利,不管楊炎說甚麼,沈子通都點頭稱好,乃至於讓楊致思疑老丈人此次來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