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七十七條[第1頁/共3頁]
“第七十七,農曆武成二十五年七月十一日,安貴侯之子李英思自太白樓自太白樓爛醉而出,將就義飛虎大將軍、一等忠武公楊致夫人沈氏所乘涼轎強行攔下,出言不遜。乃至民怨沸騰軍心擺盪,累及討虜大將軍衛肅之子恩蔭雲騎尉衛飛揚,定邊侯耿超與威遠伯沈重等二位血戰建功的將領身陷囹圄。當日親眼目睹其罪過者共有四百零三人,見證此事者另有過路行人無數。”
安貴侯嘲笑道:“我對皇上一片忠心可昭日月,怎會怕你這無恥小人誣告構陷?莫說問幾個題目,本日你就是問上天去都休想得逞!”
而安貴侯一方明顯其情可憫,卻毫無政治聰明可言。放眼大夏,能一手遮天的並不是他楊致,你抬出滿朝文武又壓的是誰?沈氏未嫁而守節天下皆知,天子欽封鎮國誥命言猶在耳。你說她不守婦道招蜂引蝶,豈不即是尚未審案就當眾打了法官一記耳光?
————————————
宿世影視劇裡那些地痞狀師的抵賴橋段爛熟於胸,幾近能南風倒背,還怕這頂大帽子扣不死你?
這番話不偏不倚老成慎重,也是在提示楊致要慎重擺出證據。天子對勁的點頭問道:“安貴侯與眾卿臨時平身。楊致,你所告安貴侯謀逆之罪非同兒戲,可有真憑實據?”
一方因兒子非命告禦狀是為私仇,另一方因老婆受辱告禦狀卻冠冕堂皇打著為國除奸的燈號。兩邊剛一交火,已是高低立判。楊致自始至終死扣忠字大旗,前頭已經墊足功績在那兒等,較著是有備而來。也不忙著為本身回嘴,幾句話固然還是非常惡毒,卻說得非常中肯。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楊致狀告安貴侯的罪名可托度絕對為零,乃至是負數。如果李氏子孫爭氣的話,當年國丈又何必讓賢避位於先帝?李氏一門極儘繁華也未執掌一兵一卒,都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兩手空空出來造反,莫非他們活得不耐煩了?
“若無真憑實據,臣又豈敢冒這妄言欺君的大險?”楊致胸有成竹的拿出罪過實錄,神情嚴厲的大聲宣讀起來:“安貴侯意欲謀反罪過昭彰,現僅將其半年來的罪過詳列以下:第一,農曆武成二十五年元月初九日,安貴侯之子李英思閒遊至長安東市,見古玩店聚寶齋買賣亨通心生貪念,驟起謀奪之心。教唆侯府保護連日上門挑釁惹事,砸爛店堂強搶古玩。東主劉誠告狀無門不堪其苦,以三千兩的賤價將時價二萬兩的聚寶齋賣與李英思名下,被迫攜家帶口黯然分開長安。此事東市無人不知,親眼目睹其罪過者前後累計共有二百一十一人。第二,農曆武成……。”
楊致踱到安貴侯跟前,笑眯眯的問出了第一個題目:“敢問侯爺,可曾有讀過書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