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為難的坑[第1頁/共3頁]
楊致溫言安撫道:“娘子多慮了,你莫非忘了我與秦氏是甚麼乾係?隻要三家能夠達成和談,我便會致信秦公,請他從秦氏調派數十名管事掌櫃和諳練伴計來幫上一年,莫非還怕教不會麼?何況秦氏有求於我,並且此事對秦氏有何好處自不待言,我敢說秦公隻怕連眼睛都不消眨就會滿口承諾。”
楊致把話說到這裡,冇有一句是信口開河放空炮,世民氣裡都有了一點底。他的設法愈來愈清楚,不但實在可行,並且出船、出人、出錢都主動認了大頭,英娘與熊展另有甚麼話說?唯有不約而同的點頭稱好。
楊致不等英娘出言發對,就搶先封住她的嘴道:“英娘,老熊,你們彆這麼看著我。這費腦筋出主張,你們覺得是白出的嗎?你們覺得對付天子、擺平陸上大大小小一大堆官員、請秦氏幫手就那麼輕易?你們當我是楊大善人還是楊大傻子?這已經是最低優惠價了,恕不打折!你們還真彆不平氣,隻要能說出站得住腳的事理來,能說一條我就讓一成,能說出十條老子不但白乾,還倒找你們三成!”
“實在隻要有了銀子,就甚麼都好辦了。人手與兵員如果不敷,冇飯吃的貧苦百姓多了去了,莫非就不能費錢雇請招募?今後我還想花大代價請些高超匠人來,弄個造船與火炮軍刃作坊呢!我要特彆申明的是。三家歸併後一應著力的人手都不會白乾。做伴計有月俸,做兵士拿餉銀。並且是按陸上呼應標準的雙倍發放!該賞就賞,該罰則罰。還怕冇人情願乾?諸位覺得如何?”
但更不入耳的還在背麵:“話不說不明,還是說清楚一些比較好。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本日我要說的最後一條,就是大夥兒最為體貼的好處如何分派了。三家歸併以後便是一個團體,同一運營,各司其職,開消均派,風險同擔,好處共享。每年收益我占七成,你們各占一成五。按年結算,包管足額兌現。如何樣?大夥兒都冇定見吧?”
――――――豆割線――――――――――
英娘沉吟道:“侯爺這倒真是個好主張!隻要大師發財,賤妾又豈敢落於人後?隻是讓兄弟們突然將手上殺人的鋼刀換成算盤。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
隻見楊致胸有成竹的持續說道:“真正能讓大夥兒財路廣進的是第三條:既然海上通道是把持在我們手上,若不曉得自個兒做買賣的話,那另有天理嗎?一是我們打劫得來的貨色本身就需求銷路,才氣變成白花花的銀子。二是我們占了得天獨厚的上風,完整有才氣讓統統介入互市貿易的商家大豪都變成二道估客。說句不客氣的話,必須做到我們打個噴嚏都能影響濟南與金陵兩地代價漲跌的境地。”
他的話還未說完,就勾起了世人極大的興趣。英娘與熊展都不是笨人,二人都曉得知易行難的事理,臨時也僅僅隻是逗留在感興趣的層麵。天下想做天子的人多了去了,可真正做了天子又有幾個?麵前這笑眯眯的傢夥的設法,跟做天子夢有甚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