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一世吉祥 - 第167章 對策

第167章 對策[第1頁/共5頁]

徐文瀚寂然道:“三弟所言不差。太子若非策劃周到思慮邃密,也絕計不會冒此大險。我們當然藐視了太子。太子一樣也藐視了我們。我雖身居相位倒是一介墨客,你有爵無職且遠在山東,秦氏空有巨財而於朝堂無涉,太子事前或許冇有把我們當作一股有威脅的權勢對待。至於皇上嘛,我敢斷言,現在應當性命猶在!”

“其次就是從皇上的脾氣為人來看了。皇上在位二十餘年來東征西討戰無不堪,知人善任獎懲清楚,極重民氣也極得民氣,在大夏將士心目中享有無人企及的聲望。皇上實乃心機深沉為人陰騭的梟雄之主,於用人掌兵理財三事之大權,無一時有過涓滴鬆弛。皇上比年開疆拓域掠地滅國,與多少人結下了家仇國恨?想要彆性命的人還少麼?可你我幾時又傳聞過曾經有人行刺皇上?那麼多年來不是冇有人想,而是冇有人能!當然能夠申明天下一統停歇戰亂是局勢所趨民氣所向,更可申明皇上對本身安然時候保持著豺狼般的高度警戒!隨護兵馬中當然不乏太子經心豢養的親信謀臣與死兵士將,但若說采納公開殛斃的手腕弑君,彷彿不大能夠有如許的機遇。節製皇上的體例除了重兵囚禁,便是與對於周挺如出一轍,隻要趁隙下毒一途了。”

徐文瀚冷冷道:“二弟莫非覺得我們不這麼做,大夏便無內鬨之憂麼?即便太子幸運到手,弑父篡位又豈能瞞得過天下人?寧王與康王覬覦儲位已久,平時無事還想掀起三尺浪。莫說太子篡逆確有其事,寧王與康王就是隻聽聞這等傳言,也必然會死咬不放了。易位思之,不管對我們還是對太子而言,都是行置之死地而後生之事!早一天漫衍出去,就打亂了太子的既定打算,他的顧慮就越大。我們扳回局麵的機遇也越大!”

秦空雲恍然道:“如果能派兵封了門路,就能禁止外埠的糧食多量湧入了!寧王與康王闊彆長安,他們長年統兵在外,各方麵天然有所運營。他們如果故意起兵反叛,天然不會也冇法依靠朝廷的糧餉調撥。太子就不一樣了!太子依托的根底是金城與關中的士族豪強權勢,隻要還身在潼關以外,他就冇有冒險強行宣佈繼位的底氣。衛肅能夠掌控皇宮禁衛和長安城防。我們卻能夠借糧荒卡住全部長安的脖子!秦氏待此事過後再放糧平抑糧價,自會有賺無賠了。”

說到這裡取出一枚小印遞給二人看了,臉露忸捏之色,目光中顯得有些心虛:“現在到了關乎家國氣運的非常期間,容不得我們有半點行差踏錯。我並非故意欺瞞,連我都是剋日得家父奉告才得知此事,還望大哥與三弟萬勿指責。今後如果有人亮明秦氏特有的印記又能說出暗語前來勾連動靜,便可絕對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