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但求非敵[第3頁/共4頁]
衛飛揚從小被天子選作越王趙啟的玩伴,參軍之前出入宮中如同自家後院,天然與幾位皇子熟悉。
又湊到楊致耳邊道:“本王從冇健忘,你還是本王的妹夫咧!外甥滿月之喜,務必記得請我這個孃舅來喝杯酒啊!”
但不管如何說,總有一天會要見麵的。不管今後各自走的是何門路,總歸都是相互路上繞不疇昔的人。
衛飛揚說的不錯。至今為止,楊致與三皇子康王趙敢從未會麵,素不瞭解。遵循楊致的設法,二人之前不搭界,今後產生交集的機遇也不會太多。
說白了趙敢明天就是繞著彎子與楊致來打個號召:我們之前冇甚麼恩仇,今後也很少會有甚麼好處牴觸。大師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我不求你幫手,你也彆拆我的台。
一行人邊走邊談,一眾濕衣裹身的內廷侍衛當中,有幾人被河堤上的冷風一激,禁不住噴嚏連連。
楊致恍然笑道:“王爺如此儘忠國事,鄙人萬分敬佩。王爺儘管放心,今後凡是事關為國為民,鄙人定當儘力湊趣,聽候王爺調派。”
趙敢謹慎應道:“本王為人臣子。該當儘責極力,為君父家國分憂。至於父皇召我回京,是否另有任用,本王不敢期望,亦不敢妄言。眼下大夏確然兵威正盛,邦鄰畏伏。四邊安寧自是無虞。本王因羈身軍旅,久離長安。於我大夏國計民生不甚瞭然,委實心中有愧。剋日擺佈閒來無事。便自四周逛逛看看,可謂收成很多啊!”
趙敢哈哈笑道:“本王與飛虎侯一見仍舊,倒是忘了這一茬。諸位還是從速歸去換衣裳,如果得了風寒,本王可就難辭其咎了!”
既然兩邊對相互的路數都心知肚明,那麼就即興開演吧!
“僅就都城長安一地而言,在籍百姓數十萬,每日摩肩接踵人流如織,商販來往不斷,車馬川流不息。而城內次序井然,一派安樂昇平氣象!長安府尹蔣弼蔣大人隻是剛過知天命之年,實乃可貴的能臣乾吏!”
楊致自嘲的笑道:“是人都曉得我不插手政事,天子對我最放心的也是這一點。不就想做長安府尹嗎?不管他戴上一頂甚麼帽子,都總歸是大夏的皇子啊!眼巴巴的奉上門來演這麼一出,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明知都是場麵上的廢話,趙敢還是對付極其謹慎。搖手謙道:“那都是因父皇聖明,將士用命。本王縱有微末之功,又豈敢沾沾自喜?”
實在寧王也好,康王也罷,在楊致眼裡並無彆離。你們“心胸弘願”也好,“各懷鬼胎”也罷,關我屁事?
抱拳向楊致與衛飛揚道彆道:“飛虎侯,飛揚,本日臨時彆過,他日再聚吧!”
衛飛揚垂首一揖道:“承蒙王爺謬讚,鄙人愧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