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絕非不究[第1頁/共3頁]
但是這一回馬成場麵上的客氣都省了,諳練的將銀票歸入袖囊,簡樸的答道:“亦無口諭。”
天子非常奪目,馬成非常謹慎,趙當也不是省油的燈。皇子的身份敏感,打賞向來比王公顯宦更加燙手。倒是比方王雨農、陳文遠、徐文瀚、衛肅、周挺等重臣,不但從未有過一文錢的打賞,乃至連正眼瞧他的時候都是極少,馬成反而對這幾位從心底畏敬不已。當然,楊致除外。
隨即將手裡的一摞奏章奉上,笑道:“這是皇上命灑家交與王爺的,恭請王爺收納。”
孰料尚將來得及唆使下一步如何行動,便接到了濟南與金陵兩地的密報,竟然都言之鑿鑿,一邊確認楊致已在濟南現身,一邊認定楊致並未分開金陵。到底哪一份密報說的是真的?比及丁石泉想明白了是如何回事,楊致的奏章已經呈送到了天子的案頭!
凡是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善始者眾,善終者少。天子也不例外,年紀愈老,狐疑越重。寧王與福王在謀士丁石泉的攛掇下,運營刺殺蘇子明的初誌,恰是想操縱天子的這一脾氣缺點。
趙當頓時瞭然:天子迫不得已不能窮究,毫不是不“究”!(未完待續)
趙當順勢接過,順手遞給馬成一千兩銀票,問道:“有勞公公了。敢問公公,父皇既無聖旨,可有口諭?”
落井下石的踩死趙恒,蓋過趙敢,終究代替天子成為大夏的繼任君主。這就是天子口稱不解的動機與目標。
強自收攝心神,舉頭闊步的拱手一禮,拉過馬成笑道:“馬公公,這天寒地凍的累你馳驅,快快請坐!且飲一杯酒暖暖身子再說!”
跟著山東的密報一道接一道的傳來,趙當每日出府上朝之時都是假裝神采奕奕的若無其事,散朝回到王府則神采日漸陰沉。偷雞不成蝕把米這個動機,一天比一天顯得深切。對出了這個餿主張的運營者丁石泉,與死力敲邊鼓鼓動的福王趙行,更不會有甚麼好神采看。
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楊致單人獨騎悠然分開濟南的那一天。傍晚時分,長安的寧王府迎來了天子的貼身內侍馬成。
“是嗎?奉旨而來卻無聖旨?”趙當不敢怠慢,稍一沉吟,叮嚀道:“去溫一壺酒,取三千兩銀票,不,取五千兩銀票來。”
固然籌算周到,但楊致的狠辣狡猾與天子的赫赫威權。都令趙當甚為顧忌,之前並非全無顧慮。福王趙行卻對丁石泉的觀點非常認同,在二人死力勸說之下,幾經躊躇的趙當才決定付諸實施。
越王趙啟尚自年幼。還未到開府建衙的春秋,一向以來都是一副混吃等死的德行,臨時不敷為慮。康王趙敢較之趙當隻是人望稍遜,才調、班底與氣力都相差無幾,一樣盯上了儲君之位,可謂頭號勁敵。在率領十萬雄兵鎮守幽州之時,倚仗雄關隔絕,把持了北燕通往大夏的陸上商路。因此不需求像趙當一樣。從山東本地與江浙一帶暗中打劫財帛。薄弱的財力支撐,無疑是爭奪儲位的首要籌馬。為求此消彼長,而將禍水東引,以是連天子都說趙敢的懷疑更大。